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晨会,是实现组织愿景有效手段,是企业文化打造的实际细化,它的意义在于:
1.统一团队的价值观:通过对组织中某些现象的评价,让员工清楚:组织的原则是什么,底线是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对提倡的行为要予以表彰鼓励,对反对的坚决予以惩处,以此将价值观根植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
2.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只有从内容上层层分解到个人,从时间上细化到年、月、日,再一件件落实,才能逐步实现,而晨会正好可以通过检讨员工每天工作的进度,来落实战略的完成情况;
3.部署重点工作:将当日的工作重点进行部署和强调,确保每个成员知悉,同时便于相互间的配合;
4.提振员工的信心:一日之计在于晨,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高效工作的前提,主管要利用好晨会,宣导正能量,增强员工的信心;
5.培养雷厉风行作风:每项工作要有安排、有检查、有追踪、有落实,让员工意识到工作必须落地,养成以目标为导向,工作无借口的习惯;
6.促进成员技能提高:通过内部成员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分享,敦促其他成员的借鉴和应用;
7.解决信息的"肠梗阻”现象:将晨会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及时传达公司的指示和精神,以及重大信息的反馈;
8.建立主管的权威:通过员工整齐的队列,正确的站姿要求,以及队伍前主管的"位置”和训话来强化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天天点评他,在员工的潜意识里就形成了你的"领导地位”。
因此,开好晨会,可以有效提升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为迅速实现组织的愿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开不好晨会?
目前,只有不到50%的企业保持召开晨会的习惯,而这些企业的晨会,大多也只停留在一种单向的沟通,或者只是简单安排一下工作,有些形式非常随意,有的直接演变成了点名会。这些晨会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决策层对晨会没有提到战略的高度,既没有晨会管理制度,也没有对晨会形式、内容等做统一的要求,更没有衡量晨会质量的标准,因此出现了各自跟着感觉走的局面;
2.组织者认为晨会无所谓,没有意识到晨会的作用和对自己管理的重要性,只是在例行敷衍;
3.有些企业虽然数年来一直在召开,但从不对晨会进行检查、监控和总结,更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久之便流于形式;
4.有些主管尽管已经意识到了晨会的必要性,但又苦于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只能随波逐流;
5.有些晨会只是一种单向会,主管一言堂,久之员工也就失去了兴趣;
6.有些企业虽然对晨会也做了要求,但核心却有没抓住,譬如,连优劣点评都没有,点评意味着逼迫主管事先了解各部属的业绩情况等,否则无从评起;有些则成了扯皮会,主管冲冠一怒,晨会取消。
开好晨会的窍门:
1. 晨会的时间:可以安排在班前召开,一般掌握在10-20分钟为宜(与人数多少有关,如果10人以上,可以考虑分组召开);
2.晨会的地点:一般选择在就近的工作场所或办公区域,但是要确保开会时周围环境不影响晨会的效果;
3.先整队,后晨会:所有员工必须按统一要求,做到站姿标准,着装统一,整齐划一,主持人在队列前方进行讲评;
4.主持人的选定:开始阶段,最好以主管本人为主,之后根据部门形势的管控情况,决定是否调整或轮流主持;
5.主持人站立位置:主管要在队列前方的位置,最好能随着不同的汇报对象,位置也随之变化,但要始终站在汇报者的正前方,两眼目视对方,无论点评还是在听取其汇报;
6.为了节省时间,防止扯皮和跑题,晨会还要遵循(最好使用统一的晨会表单):正常内容不汇报,只谈结果,简明扼要,原因不解释、困难不解释;对成员之间可以自行协调解决的,不得提报晨会;晨会非讨论会议,不能反复纠结于某事,凡只牵扯个别人、耗时较长的,一律会后解决等等。
有效晨会的模式:
高效的晨会,需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晰、节奏紧凑、速战速决。具体可以考虑如下顺序:
1.首先个人汇报:各成员逐一汇报昨天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只说结果,一件事一句话概括,对没完成的当众承诺二次完成时间),当日重点工作内容(可以考虑控制在3件事以内);
2.其次主管点评:个人汇报完后,主管要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同时落实之前安排给他的工作进度;
3.再次案例分享:内容可以是经验或教训的总结,也可以是学习心得(要保证团队每天有成员进行分享,可事先公布分享值日表);
4.然后是主管对前一天工作的整体总结:简要总结昨天的工作情况,并通报最优和最差员工,同时结合身边的具体实例宣导企业的价值观;
5.之后部署任务及提振信心:通报本部门当日或某阶段的重点工作及注意事项等,在表扬肯定的同时,鼓舞员工干劲;
6.最后是公司政令的宣导:包括重大信息的通报及制度概要的介绍或学习。
如果是生产类晨会,还需做一些事前准备。如,提前到厂巡视生产现场,了解原料、设备、产品、人员等情况;然后查看值班记录(有夜班企业),对值班中出现的问题要事先了然于胸;其次查看班组交接记录,了解当班任务完成情况及注意事项;之后对公司新传达的管理规定、会议精神或重大事件进行简要整理;最后对前一天的员工的优劣评价进行汇总分析等等。
按以上步骤召开的晨会,一般在15分钟以内就能结束,也基本能够达到管理者的预期。
内容来源:网络或投稿,若侵权烦请联系,24小时内删文。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在发展初期,我国橡胶机械行业主要依靠引进、消化再吸收来提高生产技术,整体研发创新能力较弱,专利主要集中在少数领先企业手中。随着我国市场对橡胶制品的性能与品质要求...[详细]
据了解,2023年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呈现平稳向好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前低后高,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增速在5%左右,外贸进出口基本稳定...[详细]
产品质量是人、机、料、法、环、测(5M1E)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质量风险来源于质量管理体系、信息传递、工作流程、加工制造、产品检验等过程和支持活动中,只有识别...[详细]
生产计划管理就是计划调动一切资源,快速、准确、高质量、低成本的完成生产任务。 生产计划贯穿了价值创造的全过程:从概念到投产的设计过程、从订货到送货的信息流通处理...[详细]
TPM即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公司、全员工参与的生产维护、保全活动)。TPM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以前,随着半自动、手...[详细]
晨会,是实现组织愿景有效手段,是企业文化打造的实际细化,它的意义在于: 1.统一团队的价值观:通过对组织中某些现象的评价,让员工清楚:组织的原则是什么,底线是什...[详细]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详细]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防错。生产线上十几道工序、几十台设备在那有条不紊的运转着。款式各异的条码,测量设备上花花绿绿的信号看得让人眼花缭乱,丝毫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其实,...[详细]
管理是一门学问 从基层的摸打滚爬 再到中层乃至高层后 我们不禁发出一个疑问 当自己成为管理者时 要如何带领团队? 对于刚晋升到管理岗位的同学 上任的第一天就开始...[详细]
在发展初期,我国橡胶机械行业主要依靠引进、消化再吸收来提高生产技术,整体研发创新能力较弱,专利主要集中在少数领先企业手中。随着我国市场对橡胶制品的性能与品质要求...[详细]
据了解,2023年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呈现平稳向好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前低后高,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增速在5%左右,外贸进出口基本稳定...[详细]
产品质量是人、机、料、法、环、测(5M1E)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质量风险来源于质量管理体系、信息传递、工作流程、加工制造、产品检验等过程和支持活动中,只有识别...[详细]
TPM管理维修从理论上讲,是一种维修程序, 这是因为TPM自身有一个发展过程,贯彻TPM需要约一定的管理沉淀,推行TPM管理成为了企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详细]
设备保养主要分为一级保养和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以设备专业维修工为主,主要对设备各部位零件进行维修与更换,检修各类隐患故障等,日常保养以设备使用者为主,维修人员为辅...[详细]
设备保养的分级和作业内容是根据实际使用中技术情况的变化;设备的结构;使用的条件;环境条件等确定。是根据零件磨损规律,老化规律,把程度相近的项目集中起来,在达到正...[详细]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设备润滑管理水平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水平和现场管理的文明程度,也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技术指...[详细]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机械设备在企业中的应用日渐的广泛,企业生产对于设备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渐的增加。 与此同时,与机械设备相关的管理费...[详细]
TPM不是单纯的提高生产量或减少设备故障的局部利益的活动,而是追求整体利益的综合性艺术。既然决定推行TPM,就要几个支柱活动并行来彻底推进,应将把生产线员工培养...[详细]
在发展初期,我国橡胶机械行业主要依靠引进、消化再吸收来提高生产技术,整体研发创新能力较弱,专利主要集中在少数领先企业手中。随着我国市场对橡胶制品的性能与品质要求...[详细]
TPM管理维修从理论上讲,是一种维修程序, 这是因为TPM自身有一个发展过程,贯彻TPM需要约一定的管理沉淀,推行TPM管理成为了企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详细]
设备保养主要分为一级保养和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以设备专业维修工为主,主要对设备各部位零件进行维修与更换,检修各类隐患故障等,日常保养以设备使用者为主,维修人员为辅...[详细]
设备保养的分级和作业内容是根据实际使用中技术情况的变化;设备的结构;使用的条件;环境条件等确定。是根据零件磨损规律,老化规律,把程度相近的项目集中起来,在达到正...[详细]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设备润滑管理水平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水平和现场管理的文明程度,也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技术指...[详细]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机械设备在企业中的应用日渐的广泛,企业生产对于设备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渐的增加。 与此同时,与机械设备相关的管理费...[详细]
TPM不是单纯的提高生产量或减少设备故障的局部利益的活动,而是追求整体利益的综合性艺术。既然决定推行TPM,就要几个支柱活动并行来彻底推进,应将把生产线员工培养...[详细]
01 .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1、销售部门漏下单 2、订单只有交货日,未设定加工开始日 3、紧急单或临时单太多,生产计划变更频繁 4、生产车间机器、模具故障,维...[详细]
生产计划管理就是计划调动一切资源,快速、准确、高质量、低成本的完成生产任务。 生产计划贯穿了价值创造的全过程:从概念到投产的设计过程、从订货到送货的信息流通处理...[详细]
你们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