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登录

登 录
免费注册 忘記密碼?

您现在的位置:TnPM/TPM>现场管理>6H的主要内容

6H的主要内容

2014-03-05 15:17设备大视野人气:184


  1.污染源

  污染源即灰尘、油污、废料、加工材料屑的来源。更深层的污染源还包括有害气体、有毒液体、电磁幅射、光幅射以及噪音方面的污染。要鼓励员工去寻找、搜集这些污染源的信息。同时,激励员工自己动手,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对这些污染源进行治理。

  (1)企业的第一污染源是来自设备运行和产品加工过程。加工出现的污染包括加工过程产生的加工碎屑、废料、料头;还包括排除的废水、废渣以及报废的化学介质;同时包括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蒸汽等。这些污染可能会导致设备快速磨损、管道堵塞、化学腐蚀;还会造成环境破坏和对员工健康的伤害。

  (2)另一重要的污染源来自自然环境,如露天设备受到沙尘、空气漂浮物、江河海水中的漂浮、悬浮颗粒、生物等污染。这些污染主要会导致设备的堵塞、快速磨损和泄露、润滑介质变质引起的润滑不良等。

  2.清扫困难源

  清扫困难源是指难以清扫的部位。

  (1)空间狭窄:包括设备空隙没有人工作空位,设备内部深层无法使用清扫工具;

  (2)污染频繁:连续污染,无法随时清扫,或清扫的劳动强度太大;

  (3)危险部位:高空、高温、高气压、高水压、高电压、高放射以及设备高速运转部分,操作工难以接近的区域等等。

  另一方面,这些部分受到污染,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引起设备故障或者环境破坏又是需要解决的。

  2.故障源

  故障源是指造成故障的潜在因素。故障源头很多,主要为以下几项:

  (1)设备固有故障源:指设备先天不足,设计缺陷(结构不合理,强度指标不合理、材料选用不当等)、制造质量缺陷(如加工精度、热处理质量、安装质量等问题)、原材料缺陷(材料夹渣、疵点、微裂纹)等。

  (2)操作不当故障源:企业操作不当故障源主要指员工未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出现误动作,如达错位置、按错开关、左右上下混淆以及动作太大、太重、太轻、不准确等;另外一类误操作表现为编程失误、参数调整失误、指令失误等;第三类误操作属于掠夺性的使用设备,如设备负荷太大,超过设计标准,因过载、过容、过量、过速引起的设备损坏。

  (3)维护不当故障源:主要指设备缺乏常规的清扫、点检、保养、润滑,如及时清除原料淤积、堵塞;及时清除废屑、灰尘;未能及时检查调整;未能按照润滑"五定"原则加脂给油等。

  (4)维修不当故障源:因为缺乏维修工艺、规范或者维修工艺不合理引起的损坏维修、过维修;或者维修操作失误、未能执行维修大纲、维修工艺而造成的损坏维修,如造成零部件安装错位、紧固不当(太紧、过松)、滑丝、断裂、线头接反、短路、断路等;严重的维修不当是一些零件未能安装到位,出现结构缺件。

  (5)自然劣化故障源:主要因为设备性能的自然劣化,如自然磨损、材料老化、硬化和时效变形、开裂、断裂等。

  面向以上5类不同形式的故障源应该设计不同方式的根除或者解决办法。首先通过各种分析方法,逐步了解故障发生的规律和原因,然后采取合理、适当的措施加以避免。

  3.浪费源

  生产现场的浪费是多种多样的,广义的浪费源包括制造过多的浪费、存货的浪费、不合格品重修的浪、动作的浪费、加工过程的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以及时间的浪费。

  日文的"Muda",主要是指"浪费",除此之外,还泛指任何不会生产附加价值的事、物。在生产现场,有两种活动在进行:"有附加值的"和"没有附加值的"。例如,当工人监视一台全自动化的设备运行,不管他多么专心的监视,都是"无附加值的"活动。还有一位维修工,走了十五分钟,才到达故障停机现场。而该机器的操作工,从停机、联络维修部门支持,到机器修好,一共等了四十五分钟,这个操作工在这四十五分钟,都做了"无附加值的"活动。维修工对设备的拆卸、修理和安装才算是"有附加值的"活动。

  无附加价值的事物,表现在:

  (1)制造过多的浪费

  除了盲目生产,非订单式的计划,企业之所以会制造过多的产品或中间产品,主要是因为管理者担心设备会出故障、会生产出不良品或有其它意外发生。

  在及时生产体系中,过多的生产是最严重的浪费,因为它导致原材料、人工、设施、利息、储存空间、搬运以及管理成本的浪费。

  (2)存货的浪费

  所有的成品、半成品、零件及物料的存货,是不会产生任何附加值的。相反,存货所占有的流动资产,存货需要的仓库、搬运、长时间存货造成变质、报废、在运输中的磕碰损坏、仓储、运输所占有的人工、设备(铲车、货车、堆高机),以及一旦遭受任何天灾(火灾、水灾)所造成的存货损失,都构成了浪费。

  笔者曾在国内一间著名的家电企业考察,了解到其某一配件分公司生产的塑料和钣金配件,要用塑料薄膜包好,放入周转纸箱,然后存入仓库,再在适当的时候运到各类家电的装配分厂,仅周转纸箱,第年就需要补充30万元,还不计仓储、运输等其它形式的浪费。

  除了存货本身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浪费,重要的是存货让管理者有了"安全感",从而放松了对生产现场,尤其是设备维护保养和产品质量体系的持续改善。只有存货下降到一定水平,设备故障、精度劣化、操作与维修不规范以及工艺参数控制、不良品的缺陷才浮出水面,才会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否则,管理者就认为,一切危机可以由"存货"来解决。

  (3)不合格品重修的浪费

  不合格品,如果无重修的价值,则经常被丢掉,这种浪费是明显的。如果有重修价值,又要付出重修的工时,虽可挽回部分损失,但浪费仍不可避免。

  在当代高速、自动化运行系统中,不合格品主要是因为机器、设备的突发故障或精度的劣化。有时不合格品反过来又会伤害昂贵的机器,产生连续故障。

  (4)动作的浪费

  所谓动作的浪费,即指无附加值的动作。在员工实施设备点检时,不合理地点检路线设计,既浪费时间,又无谓地消耗员工体力。员工对设备清扫、保养、润滑均应从动作的简化方面减少不产生附加值的浪费。一个设备现场的操作工,从发现故障隐患,到等待维修工来处理完,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自己处理时间的四倍。这也是实施全员参与生产维修的意义所在。

  (5)加工的浪费

  加工的浪费主要指无意义的加工环节,不产生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例如一家空调机公司,因为其塑料件与主机装配部分位于不同的车间生产,为避免塑料在搬运过程中的碰损坏,先要将塑料件用薄膜包装,装入周转箱,然后运到总装车间上生产线,在上线之前要打开包装箱,从塑料薄膜里取出需要的塑料件。无论是塑料件的包装还是拆包,都属于加工的浪费。在企业里,常用的工具、配件不在现场,员工经常反复到库房领取,也造成不少时间上的浪费。

  (6)等待的浪费

  操作者双手停滞不动,就是等待的浪费。生产线不平衡、缺料、设备故障、维修时工具不合适、电源不匹配、等待备件、生产线的停水、停电、停汽、停气、等待上道工序、等待质量检查……所有这些等待都是一种浪费。TNPM的规范,要把减少和避免等待浪费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

  (7)搬运的浪费

  搬运的浪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不生产任何附加价值。然而,它几乎伴随着所有工厂的运营活动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搬运,是因为物流的分离,生产线的分离或离岛作业。还有一些企业沉迷于上上下下起伏宕荡的输送带。这些输送带增加了搬运的浪费,消耗能源、大量轴承和润滑油脂,磨损了设备。不少输送带还不断地搬运着空气。更换设备上的工装、模具、刀具、夹具,由于缺乏优化的定置和规范化的程序,浪费了大量时间,也不断地产生着浪费。更换同一件模具,有的企业从模具搬运到生产现场,到安装、对中、调整、紧固需要两天时间,在另外一家企业因为模具就在现场,加上设计了辅助的安装、对中、调整工具,仅需要两个小时就完成,这就是差异。

  (8)时间的浪费

  时间的浪费无所不在。除了等待的浪费,还有生产线上设备的空转、频繁的短暂停机。在企业里,也许低效率会议所造成的浪费更突出。一个著名公司的部门经理告诉笔者,他工资的80%是开会挣得的。有人常常接到同一时刻召开的三个会议的通知,一个工厂的副厂长告诉笔者,他最多一天接到7个会议通知。可见会议已成为企业时间浪费之首。难怪不少企业提出"会议时间减半"的口号。可见,从"会议"中挖掘时间浪费颇有潜力。

  对于生产设备现场而言,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内容:

  (1)第一类浪费是"开关"方面的浪费,如人走灯还亮,机器仍空转,气泵仍开动,冷气、热风、风扇仍开启等方面的能源浪费。

  (2)第二类是"漏",包括漏水、漏油、漏电、漏汽、漏介质和漏气,油箱滴漏既是能源又是材料的浪费。

  (3)第三类浪费是材料的浪费,包括产品原料、加工用的辅助材料包括包装材料、搬运材料、催化材料、还原材料等。

  (4)第四类的浪费是无用劳动、无效工序、无效活动方面的浪费。如工序设计不合理、无用动作过多,甚至工序安排出现不平衡,中间停工待料、待机、待工艺切换、待指令、待检维修人员时间过长。无效活动还包括无效的会议、无效的表格和报告等等,此类浪费往往会渗透到工作的各个领域。时间、人工的浪费可节约的空间十分广阔。

  4.缺陷源

  6S活动还可能发现产品缺陷源,即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或加工环节。表现形式为:

  (1)精度劣化引起的质量缺陷:设备精度劣化但还未彻底丧失,引起产品持续不良或者断续不良,需要返修或者造成报废。

  (2)工艺切换、工装夹具、治具、模具切换、加工工艺与参数调整不当引起的质量缺陷。

  (3)误操作、误动作引起的质量缺陷;

  (4)设备故障过程中引起的质量缺陷:如化学反应中间的设备故障、加工过程的突然停机、设备零件的脱落引起的加工不良等;

  (5)原材料缺陷引起的缺陷:如原材料不符合标准、不均匀,有变形、变质现象等。

  6.危险源

  危险源即潜在的事故发生源。主要包括:

  (1)生产现场环境危险源:如厂房设备布局、走火通道设计、电气线路分布设计、上下楼梯结构、生产热源通道及出口、产品运输传输设计、天车安全系统、电梯安全系统、锅炉安全系统、水道设计等不合理造成的危险隐患;

  (2)设备运行危险源:包括设备传动链条、皮带、齿轮的外部保护不当;加工中产品可能出现的飞出、飞溅、错位;加工设备中工具、辅具、模具、夹具的松动飞出、错位造成伤害;设备泄露引起的有毒气体溢出;强烈的设备噪音、光辐射、核辐射;设备的负压、冲击;设备的高温度、高压力、高电位、高电磁泄露造成的伤害等。

  (3)人为操作危险源:由于人运用工具或者设备操作不当如碰撞、打击、掉落、刺出造成的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人身伤害。

  总之,一切可能引起人身伤害、环境破坏以及企业财产损失的隐患均属于危险源。危险隐患并不一定是即时发生的危险,发生的概率也许不一定很大,但事件发生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郑重申明:华谋咨询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





    < >

    留言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