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目前在对电气设备的检修主要是以计划检修体制,以定期检修为主,这种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如过度维修或维修不足。过渡维修会造成维修费用增加,甚至有可能导致无故障修出故障来,维修不足则会导致设备可靠性达不到要求。所以为了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节约维修成本,电气设备的定期检修转为状态检修已刻不容缓。
1状态检修的优点
状态检修的定义:在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状态和分析诊断结果安排检修时间和项目,并主动实施的检修方式,称为状态检修。
定期检修是以时间为基准的预防性检修,而状态检修是以状态为基准的响应性检修,以实际运行状态取代固定的检修周期。状态检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可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运行情况和试验结果,经综合分析确定是否需要检修,需要进行哪些项目的检修,有很强的针对性,可取得较好的检修效果。②对状态好的设备,可延长检修周期,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③克服定期检修的盲目性,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率。
2设备故障理论简述
大部分设备故障规律都与"浴盆曲线”相吻合,见图1。
按此规律,设备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大致分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早期故障期指开始的故障率很高,但随着时问的推移,故障率迅速下降。此期间发生的故障主要是设计、制造上的缺陷所致,或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偶发故障期指设备故障率大致处于稳定状态。在此期间,故障发生是随机的,其故障率最低,而且稳定,这是设备的正常工作期或最佳状态期。在此间发生的故障多因为设计、使用不当及维修不力产生。耗损故障期指由于设备零部件的磨损、疲劳、老化、腐蚀等,故障率不断上升。
3分析和判断电气设备的故障点
当检修人员到达现场时,不要盲目地动手处理。要先对故障设备的事发前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分析、比较在怀疑的对象中进行排查和判断,确定故障设备后,就先对故障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如果遇到的电气故障是属于软故障的话,可能不会得心应手,要在这方面花上一点心血。少则一两天,多则几天。但无论如何都不要灰心,要多思考、多测量,必要时要用空白纸画下故障设备的电气回路图,好好分析。
4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技术要求
状态维修的前提与基础是对设备进行状态分析与评判,要评判设备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是否有潜在故障的发生。故障参量的变化率是多少,故障发展期有多长,如何预测故障的发展趋势等等。根据对设备状态的监测、诊断和分析,状态维修的技术包括状态监测技术、状态评估技术、状态预测技术等。
1)状态监测。设备状态检测技术是根据设备诊断的目的,针对设备故障模式,选用适当方法和装置来检查测量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抑制各种干扰信息,提取能反映设备状态特征的信息的一项信息检测处理技术。2)状态预测。预测中比较常用的主要有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模糊预测法、灰色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时间序列法就是利用数列,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加以处理,来预测电气设备的状态。回归分析法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并确定用电量与某些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一个相关性较好的回归方程,并加以外推,来预测电气设备的状态。模糊预测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控制算法,是模糊控制与预测控制相结合的产物。灰色预测法就是灰色系统所做的预测。灰色系统理论认为对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或非确定信息的系统进行预测,就是对在一定方位内变化的、与时间有关的灰色过程的预测。尽管过程中所显示的现象是随机的、杂乱无章的,但毕竟是有序的、有界的,因此这一数据集合具备潜在的规律,就是利用这种规律建立灰色模型对灰色系统进行预测。人工神经网络法是一种模范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3)状态评估。状态维修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采用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的方法,以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可用度为目标的一种维修方式。显然这种维修是建立在设备现行状态的基础上,而设备的现行状态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估之后予以确定。因此,可以说设备的状态评估是开展状态维修的基础。
5状态检修的实施建议
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对状态检修全过程管理,真正意义上的状态检修成本消耗最低,设备运行具有最大可靠性。因此在实施状态检修时,一方面对一些非主要运行设备可实行状态检修.而对主要发电设备,由于其影响性和经济性,应大力依靠监测手段,预测其运行的最后程度,实行计划检修,并在设备有可能造成较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较大时,对其进行预防性检修;另一方面,由于设备运行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状态检修应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定期发现问题,定期淘汰设备,加速设备折旧,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目前设备质量良莠不齐,以现有技术条件和管理体制,不可能对全部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所以只能是逐步推行状态检修:①将指令性的计划检修改为指导性的计划检修,将预防检修、状态检修和事故后检修有机地结合,逐步过渡到以状态检修为主的主动检修模式。②不断实施、完善和推广各种状态监测手段,在全面监测各设备的同时,对异常设备实行重点跟踪监测和分析,为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③对每台设备建立一套完整的状态信息卡,了解、分析设备现状,跟踪细小缺陷的发展方向。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状态检修足全面的质量管理过程,需要建立先进的状态检修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和采用科学的状态判断方法。状态检修方式以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而非以传统的以设备使用时间为依据,它首先确定设备重要度和相关功能。再通过先进的状态监测手段、可靠性评价手段、寿命预测手段以及故障模型等,判断设备的状态,识别故障的早期征兆,对故障部位及其严重程度、故障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并根据分析诊断结果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将发生之前进行维修。以保障没备的安全、稳定、长周期、全性能、优质运行。
(来源于中国设备管理网)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