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登录

登 录
免费注册 忘記密碼?

您现在的位置:TnPM/TPM>学术动态>浅谈信息传递方式在工业变革中的发展

浅谈信息传递方式在工业变革中的发展

2015-04-14 11:33设备大视野人气:51


  在当今众多论述工业4.0的文章或报道中,有一个场景是被提及得最多的:

  设想某日,你突然想要一辆汽车。你拿出手机,点开APP,输入你的定制化要求,就只需坐等工厂安排生产、组装和配送。

  在这样的场景中,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是非常便利的,但对于工厂而言,却带来了众多的挑战。因为随着大众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产品需求的个性化是越来越明显,例如同一型号的汽车,可能因为消费者对细节的需求不同,衍变出几十上百种不同款式的车辆,而由于场地、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这许多款式的汽车明显不可能专门安排专线生产,只能混线生产,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通过科学的信息管理协调众多的生产单元、配套厂家进行步调一致的混线生产呢?

  在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中,总是有一个生产计划部门,在预测市场需求之后,将产品归类,拼凑成一个个的生产批量,然后形成生产计划同时下达给各车间或供应商,这样的信息传递有明显的优势:统一调度,拼凑批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规模生产从而降低成本。但是这样的信息传递也有明显的局限性:第一、为了应对生产异常或市场波动,成品或零部件生产计划的下达都是留有余量的,同时,各生产单元为了保证生产的进行,都会按照计划尽快尽早的安排生产,导致零部件的数量和质量不可控,形成堆积或报废,浪费场地。第二、相比物料的流动而言,信息的传递多了一个汇总和分批的环节(生产计划部门),那么必然面临信息丢失的风险,同时也是人员的浪费;第三、对于有个性需求的消费者而言,小众化的产品总是很难买到,即使订做,交货期也很漫长。

  相对于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很多企业正在实践的后拉式生产信息传递就体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确立了"物料流与信息流通道一致方向相反"的原则,生产计划只下达给最后一道工序(或连续工序),然后再由各工序之间依次向上游传递,确保上游按照下游的需求准时生产,有效的降低了中间库存,也规避了很多质量风险。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下,由于生产节奏的不同或运输条件限制等,各车间或配套企业在通过不断改善追求生产同步的同时也不得不建立众多种类的"产品超市",随着个性化的订单越来越多,"产品超市"中产品的种类也必然会越来越多,对超市的信息化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面对工厂信息化管理的难点,工业4.0的概念中提到了这么一个方面的研究方向,那就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给物料贴上信息的标签,智能的进行物料信息管理。个人认为,这是在物流与信息流"通道一致,方向相反"的总原则前提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其本身也是对后拉式生产方式的促进。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场景,我们可以预见,在工业4.0时代,当顾客打开APP下了订单之后,工厂的生产管理部门开始对生产线下达生产计划,而生产线在信息系统内输入需要的供货信息,系统根据该信息找到数据库中最适合供应零部件的配套商,然后下达供货指令。相关的零部件随着供货指令流动的通道有序的流向总装厂,最后完成生产准时交货。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郑重申明:华谋咨询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





    < >

    留言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