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登录

登 录
免费注册 忘記密碼?

您现在的位置:TnPM/TPM>组织机构>组织健康的状态及属性

组织健康的状态及属性

2014-07-02 09:00设备大视野人气:76


  (一)组织健康的绩效属性

  在组织健康研究的早期阶段,包括财务的组织绩效研究是组织健康的重点之一,财务绩效更被认为是组织健康最重要的指标及最终的实现目的。在理性系统模式下,组织被视为达到目标的手段,所以学者们在绩效研究中强调产出的数量、质量,倾向于把组织的特定目标作为产生绩效标准的基础。而开放系统论将组织看做高度独立于环境,既从事系统构建又进行系统维持的实体,组织的高绩效反映在组织利用环境获得稀有珍贵资源的能力上。开放系统论同时还将组织适应性和活性列入绩效标准。

  学者们认为,组织绩效的不同测量理念不是导致绩效标准多样化的唯一原因,时间因素和分析层次带来的问题也是原因之一。时间因素的考虑主要是由于时间框架的选择而发生变化,比如组织将注意力集中于短期财务指标上而忽略运作持久的问题和方式,因此,组织绩效有长期和短期之分。分析层次是解释绩效标准何以呈现各种差异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组织是由一个利益联合体组成,要求评估组织绩效的各方采用通用的标准是不可能的。在进行组织考察时,理论角度的变化、时间层次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分析层次的变化,都有助于解释绩效标准为什么会呈现多样性,这也有利于考察组织绩效与组织健康概念的差异性(见表1)。

  使用绩效对组织进行测量,不管是短期视角还是长期视角,都不可能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只会聚焦于短期平衡而非长期均衡。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研究(即组织健康),才能跳出短期的绩效视角,全面地审视组织问题。因此,组织健康对组织的表达更为全面以及哲学化,也给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了更加全面透彻的视角,例如组织健康不仅仅反映在组织的高绩效上,它也要求组织有更多的道德取向。

  (二)组织健康的道德化取向

  组织健康研究进展表明,组织健康内涵具有了更多人性化、道德化取向。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8年对健康给予了一个清晰的定义,认为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体,随后在其对健康概念的修改中添加了道德因素,体现了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的发展变迁使人们对于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组织的研究者们认识到,健康的企业不仅要有经济上的成功,还要对员工、顾客、社区乃至自然环境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因而道德化属性在组织健康研究中日益明显,道德健康成为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柯林斯和波拉斯在对18家高瞻远瞩企业(至少有45年卓越经营的经历)和18家对照企业进行长达6年的比较研究后发现:利润最大化并不是多数高瞻远瞩公司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它们追求利润,但也追求范围更广泛、意义更深远的理想。包括"道德准则”在内的评判尺度越来越成为评判组织健康的依据,而绩效优异的企业必须在财务和道德两个方面都表现出众。Kriger&Hanson则更直接地指出了真正健康组织应遵循的基本道德价值观:诚实、信任、谦虚、宽容、同情、感恩、服务和平等,并强调这些应成为企业永久的经营哲学。Verschoor专门强调了健康组织应具有的道德特征:组织从上到下具有开放和谦虚的心态;组织自觉承担环境责任和个人责任;对"正确做事”的强烈认同;愿意接受错误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毋庸置疑的正直和诚信;追求合作、整合和整体思考;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以及开放互信的管理风格、对行为规范的认同和价值观导向的道德规范等。具有上述特征的企业,能为股东带来高效的绩效回报,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供应商、社区和社会公众等维持良好的关系。

  (三)组织中的活力

  活力概念代表了正在兴起的积极情感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情感状态。Shirom将健康研究聚焦于"活力”的积极属性上,提出了活力的三维构想:体能、情绪力量和认知的活力。其中,体能关注的问题是人们对自身身体能力的感觉;情绪能量是活力的一个人际维度,是关于人们对其他人表达同情、移情和其他情绪的感觉;认知活力涉及到个体对其思想、头脑敏捷性和认知警觉性的感觉。这个三维构念为更大范围内探讨个体及组织健康属性奠定了基础。活力因素作为组织健康的重要属性之一,对于其他属性(绩效、员工健康)同样有重要影响。因此,活力同样可以作为组织健康结果的影响变量。

  1.工作绩效和组织有效性。积极情感,无论是自发或诱发的积极情绪,均有助于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已有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状态有利于信息的认知加工,因而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绩效。此外,积极的情感状态能够引发组织中的创造性。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作为情感状态的活力对不同个体和组织产生的后果影响。事实上,组织中的绩效与情绪是交织在一起的。积极的情绪和一些绩效相关的行为有直接联系,这些行为包括提升创造力、决策有效性、在销售中表现的亲社会行为和有效谈判策略的使用。虽然现有文献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活力和工作绩效的直接关系,但Shirom仍然认为两者是存在正相关的,并且二者相互影响。

  2.身心健康。个体的活力水平可以认为是其最佳心理状态的指标。Shirom在其对健康的界定时使用了活力。而WHO在他们调查问卷中对幸福感(well-being)的操作性定义中也包含了诸如活力的概念。尽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直接的,但活力对于生理健康的影响比较复杂。其中一个局限就是学界对于连接积极情绪和生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生理途径特性所知甚少,而另一种有关生理途径的解释是把积极情绪和免疫系统结合起来。

  组织中的活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洞察目标导向行为的产生机理,以及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员工是如何产生、调节和保持其任务相关行为的过程。虽然目前相关的活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把活力视为一种状态维度的研究表明活力与健康密切相关,并成为健康的一个重要属性。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郑重申明:华谋咨询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





    < >

    留言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