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登录

登 录
免费注册 忘記密碼?

您现在的位置:TnPM/TPM>评价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船舶修造行业中的应用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船舶修造行业中的应用

2014-12-29 13:23设备大视野人气:76


  摘要通过分析船舶修造行业职业危害与危险因素,阐述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涵和预防控制安全风险的一般方法,并以实际案例探讨了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在船舶修造行业的应用。

  1引言

  船舶修造行业危险性较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从以人为本角度出发,在辨识船舶修造行业各种职业危害和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预防措施和控制办法,从而确保企业更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意外人身伤亡事故和职业疾病的发生,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内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辨识存在于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危险源和影响职业健康的各种因素,针对不可接受的重大危险源和风险确定相应的目标指标,制定控制计划,定期检查评估,以持续改进安全绩效。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具有诸多共同点,如预防原则、PDCA循环等。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了"人”的第一要素,将员工和相关人员的意外事故、职业病风险作为控制重点。

  3船舶修造企业的职业危害和主要危险因素

  船舶修造行业存在暴露作业、高处作业、带电作业、密闭舱室作业、下水作业,涉及有粉尘与有害物质污染、机械伤害、有毒化学品泄漏和爆炸、异常气象、噪声、光污染等,而且工作强度大,生产环境恶劣,属于劳动力密集型高危险性行业。

  3.1船舶修造企业的危险因素分析

  机械伤害:发生于剪、冲、切、压及机床、钻床等机械设备的操作事故;

  起重伤害:发生于小组立、中组立、分段建造、总段合拢以及钢板切割、冷热加工、设备吊装等作业事故;

  高处坠落:发生于船舶分段建造、合拢过程、船舱内设备安装及在桅杆上安装设备灯具等作业过程;

  触电事故:发生于电焊、机械加工、各种电器设备及移动电器等作业过程;

  火灾爆炸:引起于各种明火切割、密闭舱室动火、涂装作业等;

  淹溺事件:主要发生在船舶下水作业、船舶试航过程。

  3.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一般由管理失误或员工缺乏安全意识造成。如管理者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或执行不力,未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投入不足等;存在于员工方面的问题有:安全意识淡薄,未佩戴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特殊工种无证操作,违章作业等。

  3.3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存在于设备方面的问题有:未使用检验合格的设备,设备有缺陷或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存在于环境方面的问题有:作业环境恶劣,存在粉尘、有害气体、噪声、高温、强光污染及其他涉及职业健康的危害因素。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船舶修造企业中的应用

  船舶修造行业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使安全管理由被动行为变为主动行为,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防,从而促进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4.1船舶修造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流程分为组织准备、专业培训、资源配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绩效监测、业绩改进。体系建立时的工作内容包括体系策划、文件编制、体系运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审核认证等。

  4.1.1初始评审

  体系初始评审阶段,企业要组织人员对内部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价,然后确定控制方案或措施。造修船企业的主要危险因素已在本文第二节进行了分析,风险评价人员根据辨识出来的危险源采用LEC方法对企业内部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价。LEC法即D=L×E×C,其中,D为事故风险,L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为人员暴露于危险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其标准如下:

  D≥320为一级,表示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D在160-320之间为二级,表示高度危险,应立即整改;

  D在70-160之间为三级,表示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D在20-70之间为四级,表示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D≤20为五级,表示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的基本方针,制订控制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建立安全生产和风险防范责任制和重大危险告知报告制度,配置安全防护、应急响应物资和设施,制订应急准备响应方案或预案,进行必要的实战演习,提高应急响应能力,规定和实施特殊岗位员工职业病体检等。

  4.1.2体系策划与设计

  在体系策划阶段,应制订符合本企业实际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确定安全管理目标指标及相应的管理方案。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并与企业员工安全素质和资源配置能力相适应。

  4.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船舶修造企业的现实作用

  4.2.1保障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员工和相关方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使每个相关人员参与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活动,职工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还以保护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为目标,对各种职业病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职业疾病的发生,保障员工不因施工作业降低健康水平。

  4.2.2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事故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体系控制事故源。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及时消除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切实有效的控制各种安全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4.2.3提升企业形象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体系的贯彻与认证已经成为政府部门考核企业的指标之一。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不仅可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和经营风险,还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3船舶修造企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经验

  船舶修造企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笔者在国营海东造船厂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取得以下一些经验:

  一是要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工作流动性大,安全意识淡薄,管理难度较大。在建立体系、制定控制方案时,应将外来务工人员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如电焊工等接触粉尘污染的人员上岗前、在岗期、离岗前均要进行职业病体检,工作期间务必要求其按照法规规定佩戴防护用品、并遵守作业规范。

  二是船舶修造企业作业场所分散、工种繁多,在辨识危险源及风险分析时难度较大。辨识人员要根据安全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消除监管盲点和死角,尤其要完善在狭小舱室作业、立体交叉作业、高处作业的监护管理制度。

  三是企业在体系建立后未持续运行。由于企业专业水平欠缺,或实施时不够认真,或部分成员执行不力,导致体系持续改进能力不足。

  5结束语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真正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为了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船舶修造企业中得到有效实施,企业的各级部门必须根据体系要求对船舶修造的整个过程,包括物资采购、劳务外包、外访人员等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在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还要进行阶段性的管理评审,评价体系实施的效果,以便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体系预定的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11实施指南》,2011年

  作者简介:徐志石,男,1962年出生,上海奉贤人,国营海东造船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管理者代表,注册安全工程师。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郑重申明:华谋咨询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





    < >

    留言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