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在多年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各企业独特的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作为衡量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在一定时期内对指导与监督、改进与提高公司设备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成果不断地应用到设备上,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设备作为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计划经济和承包经济下的设备管理考核指标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探讨设备管理考核指标设置是否完整、全面和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设备管理指标考核一般有如下设置:新度系数、不良资产率、利用率、完好率、可开动率、大修完成率、故障停机率、修理费用率、有效运转效率、设综合效率、在这些考核指标中,按考核的内容可分为设备资产考核指标、设备的技术考核指标和设备经济考核指标。
1、设备资产考核指标
1.1设备新度系数
该指标一般是用于考核一个企业设备素质优劣的指标,也可用于考核单台设备优劣指标。主要是衡量设备净值与原值的百分比情况,目的是促使公司每年对设备都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用于报废老化或腐蚀设备的更新改造,防止企业为追求当前的利益,放弃了合理的资金投入,或将折旧基金挪作它用等短期行为。
1.2不良设备资产率
该指标用于企业资产中存在问题、难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运转的部分设备资产所占百分比。考核的目的主要是引导企业注重设备管理,发挥资金效益,定期进行盘点,找出不良设备资产存在的原因,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家的利益。
2设备的技术考核指标
2.1设备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指标不仅与设备管理有关,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公司视产品或原料等价格波动因素来调节设备生产时间,或者是由于厂矿基建与生产的矛盾,或是原材料不足或是企业周边复杂的关系影响等等情况都可导致设备利用率降低。而从设备管理的角度来看,保持设备完好,随时具备开机生产条件,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任务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设备的利用率应根据市场变化来调节。因此设备利用率仅作为评价设备管理工作的指标不太合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
2.2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是指主要设备完好台数占所有主要设备的百分比,它反映公司整体设备的技术状况水平。考核的目的一方面有利于使国有资产时刻处于完好状态,二是为生产经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生产不受制约影响。计划经济下的完好率反映的是某一时刻的设备状况,不能代表某一段时间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状况,是定性指标,不是定量指标,在检查时缺乏过硬的依据,可信度不高,并且拥有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考核结果,拥有量越大,越容易实现高完好率,因此,该指标对设备管理作用不大。如果将该指标单位进行优化,设置为台.时,则无论是考核一个单位整体设备水平还是具体到某一机台上都可代表设备全过程的状况。但要正确评价该指标,必须先要充实其检测评价项目,制订出每台设备的完好标准。
2.3设备可开动率
设备可开动率在精益生产中等同于时间的稼动率,意义是表示当设备要被使用时,能够立即正常投产运转的比率,考核其目的是促使企业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及预检预修工作,保持设备具备随时开机生产的条件,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有利保障。设备可开动率指标值是越高越好,理想状态为100%,随着精益管理的理念在各企业推行,以消除一切生产时间的浪费,追求效率最大化为核心,设备开开动率指标的考核已经在设备管理指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2.4设备大修理计划完成率
设备大修理计划完成率是指企业单位对在使用过程中,将磨损或损伤而丧失工作能力的设备纳入了大修理计划,在计划时间内大修完成台数与总计划台数的比例。它在计划经济体制直观地反映设备大修理计划的完成情况,但在承包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设备的大修理时间、功能修复率以及维修质量显得更为重要。
2.5主要设备故障停机率
主要设备故障停机率考核主要目的是督促企业抓好设备操作使用、维护检修等工作,严格执行设备点检润滑制度,认真做好设备维护和检修,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而企业管理的误区往往是对设备故障(事故)以追究责任为主,至使各单位在填报该指标数据时进行瞒报、漏报,不能真实反映设备故障(事故)时间,不能认真分析其根本原因并制定预防故障再次发生的对策,因此设备管理考核指标应设置故障预防对策制订率来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对设备的故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设备经济考核指标
3.1设备修理费用率
设备修理费用率主要是通过对设备修理费用核算来控制生产成本,该指标既可以检查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状况,又可以检查评价设备维修质量情况,也可以对照设备状况检查是否有设备失修或短期拼设备的行为,还可以评价该设备是否该进行更新改造了,总的说来该指标无论是从设备管理还是从成本控制或是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来看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3.2设备有效运转效率
设备有效运转率是指设备实际产量(处理量)与设计能力的百分比,它是一个用来考核单台设备的管理指标,主要是反映该设备实际生产效率,是否充分发挥设备最大能力,该指标能正确评估公司设备生产能力是否过剩,是否缺失,为公司设备内部调剂和设备更新改造提供依据。
3.3设备综合效率
设备综合效率是日本全员生产维修(TPM)中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对于设备管理与维修系统而言,其目标就是要建立生产管理系统最高效率的企业素质,达到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这就需要从时间、速度、质量等方面对设备进行综合评价,即用设备综合效率进行评价。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开始尝试在企业设备考核指标体系中加入该指标,随着效果显现,设备综合效率指标已经在设备管理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4结语
设备经济指标占设备管理指标的主要地位,技术指标只能为经济指标服务。只有把资产指标、技术指标、经济运行指标有机的结合,再根据设备的特点,从严密性原则、少而精、防止重复性原则、根据设备的重要性,突出重点的原则出发来设置考核指标,就可构建有效的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这样的设备管理指标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增效创效服务。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