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登录

登 录
免费注册 忘記密碼?

您现在的位置:TnPM/TPM>学术动态>管理创新是制造业腾飞的先锋

管理创新是制造业腾飞的先锋

2015-11-03 11:33设备大视野人气:30


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水之源、木之本,是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国家实力的支柱。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

我国工业化的进程目前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中间阶段,要完全实现工业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至少还需要十几年的努力。中国"世界制造工厂"这顶帽子并非浪得虚名,但却主要局限于消费品领域。

随着产业升级,我们已不可避免发展到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阶段",也有人称之为"后工业化时代"。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与德国相当,可以说是个制造大国。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的劳动力便宜,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但两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比拼是看生产效率的--即单位产品(或相同产品、产值)所消耗的人工成本。低生产率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特征。

这表现在:

1.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2.企业组织结构小而分散,产业集中度较低,规模效益差。

3.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较少。

4.低端产品生产扩张过度,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

5.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率较低。

6.缺乏管理技能和全球营销技巧,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7.缺少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8.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尽管近些年国家强调技术创新,但技术与管理对产出的贡献率仍很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418%,而美国制造业在2000年人均产值为86559美元,是我国的1817倍。另外,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是32%,而发达国家是42%,工业污染排放量却是发达国家的10倍。我国产品的增值率为30%,而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48%,47%和41%。这说明,我国制造业投人与产出过程中存在过低的资源利用率。

值得强调的是,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中的物质基础地位没有变。因此,我们不能脱离国情,不能以知识经济发展代替工业经济发展,以信息化代替工业化。而只能把发展工业经济与发展知识经济协调起来,把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应该从历史与现实、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全新视角,充分认识制造业和制造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以及制造业与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深度关联。还要清楚地看到,人类文明进程中工业化阶段不可绕过,即使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发达国家的经济载体仍是制造业,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也还是制造业。我们应该从一个主权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制造业存亡兴衰决定国家存亡兴衰"的观点。要汲取英、美等国历史上曾轻视制造业导致经济大滑坡的惨痛教训,借鉴美、日、德、韩等工业化国家因重视制造业发展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成功经验。认准目标,牢牢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走向。

中国从工业化大国转变成强国,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技术创新,二是管理创新。以前我们更多的强调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忽略了管理创新。

缺乏管理创新的企业,病态的企业文化,臃肿低效的官僚,不当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低士气和低素质的员工队伍,高成本的生产运作,不良的设备管理,不安全的生产环境,这样的企业很难有技术创新的活力,即使技术创新涌现,也难以转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样,企业技术创新这条腿就始终就长不起来,企业就变成一支跛脚鸭。

因此,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管理创新应该成为开路先锋。对于制造业而言,人机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将成为管理创新的主要支柱。

我们期待着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进步,期待着人机系统管理的进步,更期待着中国制造业的腾飞。

管理创新开路,技术创新随后。我们相信,中国人能够在不久的将来真正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返回设备管理大视野首页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郑重申明:华谋咨询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





    < >

    留言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