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海西规划》)的制定实施,体现了中央对福建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是海西建设和福建发展新的里程碑。《海西规划》专门设立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章节,对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出明确要求,为加快福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全省经贸系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把贯彻落实《海西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增强推进工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研究制定了福建省经贸委贯彻落实海西规划《实施意见》,切实把海西规划各项部署体现在发展目标、发展思路的制定上,体现在发展重点、发展项目、发展举措的落实上,突出调大、调高、调优,推动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目 标:突出"大、高、优”、又好又快、能快则快。
着力化解福建省工业在总量、水平、结构等方面的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海西先进制造业。按照"大、高、优”的要求,着力化解福建省工业在总量、水平、结构等方面的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海西先进制造业。一是突出"调大”,壮大福建省工业发展实力。重点是发展大项目、大企业、大集群、大市场,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壮大工业总量,做大企业规模,形成工业跨越发展的支撑点。力争到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1.3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30%左右;建成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基地10个、产值500亿~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16个;形成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集团50家,年交易额超300亿元的大市场10个。二是突出"调高”,提高福建省工业发展水平。重点是加快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企业向高新化推进、产品向高附加值延伸,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实施"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和行业规划,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10%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0%。三是突出"调优”,优化福建省工业发展结构。重点是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优化要素投入,在环境资源可承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先进重化工业,发展重点产业,培育重点区域,促进工业经济的优化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力争"十二五”末,工业对全省GDP贡献率达55%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6%,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5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创新领军企业达50家;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指标。
二、思 路:突出发挥优势、转变观念、率先发展。
从注重速度向更加注重效益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转变,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走符合福建实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准确把握海西战略定位、战略目标、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和支持政策,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把握调结构转方式的主动权。一是从注重速度向更加注重效益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转变,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走符合福建实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二是从推进点状、单体项目分散布局向块状区域经济布局转变,加大支持新增长区域及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统筹山海产业布局,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三是从以发展工业为主向推进工业、商贸服务业互动发展转变,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四是从主要由外企和出口拉动增长向央企、民企、外企以及国外、省外、省内市场共同拉动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五是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低碳节能、绿色发展转变,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六是从控制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等单个要素成本向延伸产业前后端发展转变,促进要素系统的集成,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三、重 点:突出新兴产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
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到2015年,实现产值1.2万亿元,年均增长15%。按照闽江口、湄洲湾、厦门湾"三湾引领”,沿海产业密集带、沿路产业聚集带"两带支撑”,环三都澳、闽江口、平潭综合实验区、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南太武新区、武夷新区、三明生态工贸区和龙岩产业集中区"十区承载”的产业布局,加快推进海西重点产业发展。一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新兴产业投入,壮大新兴产业规模,重点发展24个主要产品和技术,至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达1万亿元,年均增长20%。二是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到2015年,实现产值1.2万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石化工业实现产值3500亿元,年均增长16%;冶金工业实现产值3600亿元,年均增长18%;建材工业实现产值3100亿元,年均增长13.5%。三是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到2015年,实现产值1万亿元,年均增长22%。其中,汽车工业产值达2000亿元,年均增长21%;船舶修造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33%;工程机械业实现产值800亿元,年均增长30%;电工电器实现产值2300亿元,年均增长20%。四是增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竞争力。重点培育壮大计算机和网络、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新型显示、数字视听、LED和光伏等产业集群,到2015年实现产值6300亿元,年均增长18%。五是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到2015年,实现产值1.64万亿元,年均增长14%。其中,纺服业实现产值5000亿元,年均增长14%;制鞋业产值3200亿元,年均增长12%;食品工业产值5000亿元,年均增长18%;造纸工业产值800亿元,年均增长9%;塑料制品加工业产值1200亿元,年均增长9%。六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工业设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外包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发挥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服务支撑作用,力争"十二五”期间物流设施投资达1200亿元以上,重点培育扶持20家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将物流业培育发展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四、抓 手:突出项目策划、洽谈对接、落地建设。
力争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规划列入工信部区域发展规划试点,推动福建省石化、钢铁、大型装备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把项目落实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加快谋划和推动落实一批工业大项目、好项目。一是实施《福建省"十二五”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规划》,重点抓好石化、不锈钢、铜、铝加工、稀土、汽车、工程机械、电工电器、计算机及网络、移动通信、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LED、纺织服装等14条产业链,实施宁德大型钢铁、罗源湾宝钢德盛不锈钢、福建炼化二期1000万吨/年炼油、中化100万吨/年乙烯等370个、总投资11000亿元的海西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二是扎实推进央企洽谈对接项目落实。力争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规划列入工信部区域发展规划试点,推动福建省石化、钢铁、大型装备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积极吸引央企战略投资,重点会同省国资委逐个推进与央企对接项目的落实,争取超额完成福建省政府下达的今年实现30个以上工业和服务业央企项目落地建设的任务。三是突出抓好民企项目对接。认真牵头筹办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洽谈会工作,收集汇编福建省促进民营经济和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指导推进各地开展项目招商推介、洽谈和对接工作,力争签约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其中合同项目总投资达到3000亿元。四是抓好闽港澳合作签约项目落实。推动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今年赴港澳访问签订的闽港澳合同项目229项,总投资223.4亿美元,特别是牵头落实33项闽港澳产业合作暨技术转移对接项目,推进30项在谈合作项目。五是推进闽台产业对接项目。重点深化闽台石化、汽车、精密机械、LED、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合作,拓展太阳能、生物科技、创意等新兴产业合作,重点扶持捷联电子、华映光电、友达光电、翔鹭集团、正新轮胎、宸鸿科技、乐捷显示、腾龙芳烃、福欣不锈钢、灿坤实业等10家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台资企业。
五、举 措:突出创新支撑、绿色发展、内生增长。
促进福建省科技创新投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1.92%提高到2015年的3.6%。把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贯穿于经贸工作的全过程,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强化自主创新。加快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建立技术改造长效机制,推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福建省科技创新投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1.92%提高到2015年的3.6%,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25%提高到2015年的30%。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建设示范基地,争取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以上,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70%以上。二是落实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举措。力争2015年,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到0.657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到0.91吨标准煤,均下降1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6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10立方米以内;散装水泥率达50%。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总结推广晋江经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特别是推动落实各项惠企政策,重点实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技改设备更新贴息、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内需、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等政策。四是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内贸流通业发展和市场体系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过25%,占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超过60%。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2022年年初以来,围绕一本“能源账”开展的节能降耗行动,正在首钢矿业各单位强力推进中。为实现极低成本运行目标,首钢矿业将“紧日子”过成“平常日子”。“一本账”...[详细]
“今年以来,在稳经济政策的持续发力下,我国经济呈现出持续复苏态势。”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第六届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峰会暨曹妃甸产业链供应链高质...[详细]
2022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经济受到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反复冲击,需求收缩、...[详细]
01什么是出路?所谓的出路是遇到无法规避的问题,想到的解决办法。这个出路不一定是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有可能是企业管理思维的转变。当前经济快速发展,GDP每年都能保...[详细]
面临疫情影响,重振经济成为首要任务,基建出资重要性显而易见。配备制作业是国之重器,是国家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配备制作业的重要板块,2012-2022年,...[详细]
2023年是疫情后中国经济的恢复期,政策将以推动能源领域各项“十四五”规划落实为抓手,统筹能源安全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突出先立后破的原则,加快新型能源体系...[详细]
近年来,装备和包装机械行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行业平均增长率高于全国机械行业整体增长速度,在行业规模、产业结构、产品水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详细]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1%,较上月回升5.4个百分点。其中业务总量指数、商品库存周转指数、资金周转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等指数...[详细]
今年以来,机械工业多家企业迎来开门红。国机集团下属企业中国一拖的工厂车间全面投入满负荷生产,销售交付环节也是“春节不打烊”。针对各地不断增长的要货计划,中国一拖...[详细]
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华为质量文化“一个中心、两个方法、三个层面、四个关键”这10个要素,摆脱了“虚无缥缈”的字眼儿,被牢...[详细]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过程,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一种管理方法,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想要成功的实施全面质...[详细]
-1-工厂企业开展精益生产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其产品生产质量,而通过零缺陷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在第一次做事情的时候就要把事情做对,以客户满意度和产品质量为目标,在经营...[详细]
近年来,随着我国OLED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产能的持续释放,京东方、维信诺、和辉光电、华星光电、天马等中国面板厂商已强势崛起。国产智能手机OLED面板在全球市场中的...[详细]
1、SCM(SupplyChain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包括从采购、研发、生产制造到产品销售得诸多环节,敏捷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可以提高企业...[详细]
企业如何做好“降本增效”?你是否经常抱怨不赚钱,利润薄?但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工厂、车间到处充满了浪费,如果这种浪费能够得到改进的话,相应的利润指标也会提升。先明...[详细]
一个企业,不管它是属于哪种类型,影响员工行为的都有三种力量——制度、管理和文化。这三个东西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组织的个体行为及其结果,它们互相配合、缺一不可。第一...[详细]
企业如何做好“降本增效”?你是否经常抱怨不赚钱,利润薄?但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工厂、车间到处充满了浪费,如果这种浪费能够得到改进的话,相应的利润指标也会提升。先明...[详细]
企业,只有企图才有事业。企而创新,图而突破。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很多企业陷入生存困境。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摆脱企业的困境,创新是一个企...[详细]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过程,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一种管理方法,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想要成功的实施全面质...[详细]
-1-工厂企业开展精益生产的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其产品生产质量,而通过零缺陷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在第一次做事情的时候就要把事情做对,以客户满意度和产品质量为目标,在经营...[详细]
近年来,随着我国OLED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产能的持续释放,京东方、维信诺、和辉光电、华星光电、天马等中国面板厂商已强势崛起。国产智能手机OLED面板在全球市场中的...[详细]
1、SCM(SupplyChain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包括从采购、研发、生产制造到产品销售得诸多环节,敏捷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可以提高企业...[详细]
企业如何做好“降本增效”?你是否经常抱怨不赚钱,利润薄?但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工厂、车间到处充满了浪费,如果这种浪费能够得到改进的话,相应的利润指标也会提升。先明...[详细]
一个企业,不管它是属于哪种类型,影响员工行为的都有三种力量——制度、管理和文化。这三个东西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组织的个体行为及其结果,它们互相配合、缺一不可。第一...[详细]
企业如何做好“降本增效”?你是否经常抱怨不赚钱,利润薄?但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工厂、车间到处充满了浪费,如果这种浪费能够得到改进的话,相应的利润指标也会提升。先明...[详细]
企业,只有企图才有事业。企而创新,图而突破。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很多企业陷入生存困境。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摆脱企业的困境,创新是一个企...[详细]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化工产业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由于化工产业自身的属性,例如,原材料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强腐蚀性,生产工序、工艺复杂繁琐...[详细]
你们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