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设备系统损失时间是指由于设备本身原因造成的质量损失(折合成时间)、故障处理损失(包括故障停机等待和修理)以及主动预防维修(又是必要的)时间。
改善影响生产效率和设备效率是6I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产环节中,影响效率的源头很多。如果把设备一年365天作为设备日历时间,设备实际有效可用时间是有限的,而未利用的时间包括设备系统损失时间、生产系统损失时间和系统外部损失时间。
许多事实表明,设备故障停机等待时间往往是实际修理时间的几倍,大量时间消耗在寻找维修工程师、研究图纸、拆解诊断、等待合适备件领用到位等环节。因此,如何使维修更有准备、响应更迅速、备件审批领用方式更方便等,也是值得认真变革和设计的。
维修时间的减少依赖良好的技术训练和长久的维修行为规范约束。有人在维修拆解设备现场铺上一块白布,一边拆,一边将拆下来的零件按照拆下来的顺序、方向和位置摆放在白布上并编好顺序号码,写在白布的零件位置。这样,在安装时可以按照逆序结构,从后向前安装,且保持原来拆下来的方向不变,唯一注意的是零件之间的间隙和平衡问题。
这就是一种维修行为规范,而不是像有些人,找一个盒子,小零件扔在盒子里,大零件在地上随意摆放。等到组装设备时就麻烦了,忘记零件的装配顺序,装了拆、拆了又装,甚至装错顺序和方向,不但会造成设备损坏,而且延长维修时间,进而造成设备效率损失。
生产部门和设备部门应成立改善设备效率的攻关团队,应用相关分析工具和改善方法,有针对性的研究、实验、解决设备效率损失问题,这已被证明是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