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润滑剂变质的原因
润滑剂在使用与储运过程中,由于受到机械剪切、搅动、金属催化、高温等的作用以及外界条件,如机械杂质、灰尘、氧化物、水气等的影响而氧化、变质、解聚和老化等,生成羧酸、胶质、沥青等产物,油、脂的颜色变暗,粘度或稠度变化,酸值增大、腐蚀性增加,使用性能变坏,寿命缩短,因而需要增补或更换,通常我们把同台设备两次换油的间隔时间称为换油周期。合理地安排换油周期既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又节约润滑剂。
建立合理的换油制度
当润滑油不能达到设备特定的润滑技术指标而给设备带来损害时,应立即更换同品种同牌号的新润滑油。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合理的换油制度。合理的换油制度,应该是在保证设备润滑正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换油制度有经验换油制、固定周期换油制、确定油质油制、自动监测换油制四种。工矿企业应根据企业的设备数量、工作载荷、工作环境和润滑管理水平采用一种或两种换油制度。实践证明,确定油质换油制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它既准确、可靠又比较经济。
(1)经验换油制
经验换油制是把在用润滑油样与同品种同牌号新油由鉴定者进行色泽、气味、手感等外观检查比较,凭经验来鉴别是否需要换油的方法。
在用油的色泽、气味及气械杂质到什么程度还可以继续使用、达到什么程度就要报废换油,全靠鉴定者的实践经验来判断。此种换油制度一般不易掌握,科学性差。多用于小型企业或不重要的设备上,也可以作为巡回检查时鉴定油质的辅助手段。
(2)固定周期换油制度
固定周期换油制度就是设备在用润滑油到了规定的换油时间,不考虑在用油质的好坏,一律换成同品种同牌号的新润滑油。
每台设备的换油周期同润滑管理人员按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制定。设备使用说明书没有规定换油周期的,可根据设备工作特点,油质劣化速度和劣化后对设备性能、加工精度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参照同类设备换油周期来制定设备各部位的换油周期。固定周期换油制主要用于用油量小、开动率高和高精尖设备。这种换油制度计划性强,若换油周期制订的合理,就能保证在用油质量,但换油工作量大,且易造成油品的浪费。
(3)确定油质换油制度
确定油质换油制度就是抽取在用油样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对照有关标准确定是否需要换油。它对使用中的润滑系统进行动态监测。
确定油质换油制度的工作程序是:设备主管单位首先根据各类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并参考原换油周期制定设备用油的抽油样分析周期,按期从设备中取油样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如已达到这种油品的换油标准或指标时,应立即换油。反之,则继续使用,并记入设备润滑档案,加强油质监控。
确定油质换油制度主要用下述三种方法对油质进行分析:
1)理化分析换油法:理化分析换油法是按规定要求抽取在用油样品,检测其粘度、闪点、机械杂质、水分,酸值和腐蚀等理化指标,对照油品报废标准来判断润滑油是否需要换油的方法。
油样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测定方法进行检测和化验。各类设备用的润滑油因要求的润滑性能指标不同,故其测定的项目很不一致,换油指标也不一样。
2)目测诊断换油法:目测诊断换油法是确定油质换油制的第二种换油方法。它是用三个试管,分别盛装在用油样、同品种同牌号的标准新油和报废油,通过目视测定是否需要换油的方法。
1>按理化分析换油法中规定的取油样方法,取在用油样注入20mm×120mm的试管约100mm高,静置1~3天,在用油粘度高,则静置时间长;粘度低,则静置时间短。
2>制备同品种同牌号标准新油及报废油样分别注入20mm×100mm的试管中约100mm高,静置3~5天。
3>用在用油样与标准新油和报废油样进行目击者测对比。
3)专用仪器监测法:应用专用仪器测量在用油的综合介电常数的变化程度,确定是否需要换油。此方法投资较大,但速度快、准确性较高。
确定油质换油制度是一项刚刚起步的新型换油制度,与固定周期换油制度比较,确定油质换油制度科学性强,既保证了设备润滑系统的可靠运行,又最大限度地延长了润滑油使用寿命,并且节约大量的润滑油及降低因频繁换油所消耗的工时和清洗油。
4)自动监测换油制度:将自动油质监测仪安装在润滑系统中,仪表摆动显示在用润滑油动态质量。绿灯指示润滑油正常;黄灯告诫人们准备换油,润滑系统中专用循环过滤系统自动起动;红灯指示设备自动停车(或开不起来),必须清洗换油。
自动监测换油制度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但投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