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有关资料表明,大约有60%的机械设备故障是由于润滑不良造成的。内燃机车作为运动的机械设备,其润滑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机械设备。这是因为如果润滑出现故障不仅造成机车本身的损坏,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生产。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和管理润滑油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内燃机车用润滑油脂的特点
1)品种繁多。根据"专油专用”的原则,内燃机车用润滑油脂多达十几个品种,以DR型机车为例,其使用的润滑油就有柴油机油、抱轴瓦油、空气压缩机油、调速器油、变压器油等;其使用的润滑脂有滚动轴承脂、牵引齿轮脂、轮轨润滑脂等。并且许多油脂一个油种分几个牌号,这就给润滑油脂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
2)补油脂量大。由于内燃机车运行中振动较大、密封不严等原因,造成漏油脂较多,日常补油量较大。
3)使用中间环节较多。从油品的生产到油品的上车使用,经过生产、储运、发放、领取、装车等多个环节,哪个环节上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油品的质量。
(2)润滑油脂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油品质量。润滑油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车的润滑效果,影响油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使用非定点厂家生产的油脂。为了控制油品的质量,保证其使用性能,对油品规定了许多理化指标。这些理化指标一类是现场有条件检测的,如运动粘度、开口闪点、水分、锥入度、滴点等;另一类是现场无能力检测的,如润滑性能、抗腐蚀性能等。这些理化指标一般是厂家的保证项目。为保证机车润滑油脂质量的管理,铁道部实行机车用润滑油脂定点生产制度,由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或其它科研单位对现场不能检测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非定点厂家的油品仍然能流入市场。
在贮运过程中润滑油脂污染变质。贮运过程中润滑油脂的污染变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灰尘、砂粒、金属磨粒等杂质的混入,主要原因是油罐、油桶等容器不严造成的;二是水分的混入,主要原因是油罐、油桶等容器不严造成的;二是水分的混入,主要原因是贮存环境无防雨、防雪设施或潮湿造成的,三是氧化变质,润滑油脂贮存时间长或长期在较高温度下贮存,都会引起润滑油脂的氧化,影响油品的使用性能。
2)使用不当。由于检修工作和机车乘务员操作不当,在加装油脂作业过程中将灰尘、砂粒、金属磨粒、水分等杂质混入油脂,造成油脂污染。
机车润滑的另一个大忌是混用,即不同牌号或不同厂家的油脂混用,甚至不同种类的油脂混用。如有的乘务员将柴油机油当空压机油使用。因为不同种类、不同牌号、不同厂家之间的油脂必定存在"相容性”的问题。如果相容则对机车影响不大;反之,油脂中的基础油或添加剂相互发生化学反应,不仅破坏了润滑油脂的使用性能,严重的还会与摩擦副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机车设备故障。
机车在运用过程中,润滑油脂由于密封不严、漏泄或燃烧掉一部分为保证润滑油脂位和使用性能,乘务员在日常保养中,应适当补加损耗掉的这部分油脂,但补油脂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油脂和机车造成不良影响。但某机务段机车,一年之内发生五次柴油机油稀释故障,而且该故障的发生呈周期性,多方面查找原因没有结果,后来发现该机车千公里补油量仅为10kg左右,为其他机车日常补油量的一半,由于补油量小造成了机油稀释。又如,有的机车乘务员补加齿轮脂时,补脂量过大,导致齿轮箱漏脂严重,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影响了机车的运行质量。
(3)解决问题的办法
1)加强机车乘务员润滑知识的培训。机车乘务员是机车的护士,负责机车日常润滑保养。但由于课程设备等原因,即使是技校毕业生也不具备润滑油脂方面的基础知识。因此,加强机车乘务员润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非常重要。某机务段每年都聘请化验室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机车乘务人员进行一次润滑技术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严把润滑油脂的质量关。杜绝非定点厂家生产的油脂上车使用。某机务段规定化验员在取油脂样品化验时,要记录油脂的名称、数量、厂家、批号、监制单位等内容,对无生产厂家、无批号、无监制单位的"三无产品”和铁道部非定点厂家生产的油脂一律视为不合格产品,并做退货处理。
加强润滑油脂的质量验收关。对新进润滑油脂应严格按企业内部的《油脂管理标准》和"四标二保”的原则进行质量检测,整备车间接到化验合格通知单后方准卸车使用。其中"四标二保”是指仪器设备、试剂溶剂、采样方法、分析操作符合标准,保证分析数据准确,保证对机车用油质量进行监督。
3)加强润滑油脂的储存管理。润滑油脂应放置在库内或有遮光的天棚内分类保存,防止污染物的浸入,并应挂有标志牌,注明油品的名称、数量、进货日期等,对长期储存的油脂定期抽样化验。
(4)问题的探讨
1)制定运用中润滑油脂的检测周期及报废标准。目前,机车使用的润滑油脂除了运用中的柴油机油制定了检测周期和报废标准外,其他润滑油脂均未制定检测周期及相应的报废标准。因此,有关部门应制定机车用润滑油脂的检测周期及报废标准,使现场使用部门能够有章可循,按章操作。这不仅对油脂质量检测有意义,而且还可以通过油脂理化指标的变化预报机械故障。
2)日常补油脂量问题。一般认为,补油脂量越少越好。由于机车设备润滑油脂的泄漏,需要日常适当补加一定量的新的润滑油脂,这对保持润滑油脂的良好性能是有益的。补油脂量并非越少越好。因此,加强内燃机车润滑油脂的使用和管理,在机车修制改革的今天,对节约成本,保证运输行车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