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的验收工作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
1、用户技术专家到生产厂进行生产监督
这实际上包含产品验收的成分,这是对于重要设备应该执行的一个环节。用户代表在生产厂发现任何加工质量、原材料问题均应及时提出,要求生产厂加以更正。
2、发货前的装箱检验
用户代表在出产地现场发货前得检验对于一些重要设备也是必要的。用户代表在装箱现场按照协议规定检查装箱项目,发现漏装、错装、包装问题时应及时提醒供应商改正。
3、到达地的验收
用户代表赴到达场地(车站、码头),主要检查到货数量和箱体外观是否破损、水浸、腐蚀发霉等,如发现此类情况应及时电告发货公司,并拍照或录像,作为向运输公司或保险公司索赔的依据。
4、入库检查验收
入库检查验收是指设备到达用户所在地后,按照合同和装箱单的开箱、检验、验收及入库操作。开箱检查的内容是:包装箱、内包装是否损坏;到货设备型号、规格、附件是否与合同相符;按照部件、零件非组装包装者,是否与装箱单相符;零件外观是否有锈蚀、损坏现象;随机技术文件、图样、软件是否齐全。
国外进口设备开箱检查时,应通知国家商检部门派员参加,如发现质量问题或数量短缺问题,由国家商检部门出证,通过贸易渠道交涉索赔。按照一般管理,合同规定在货物到达口岸三个月之内,用户可以凭国家商检部门证明,对质量及短缺问题索赔。对必须安装、试车后才能发现的问题,可以凭国家商检证明在一年内索赔。因此,用户对进口设备应及时开箱检查,及时安装试车,避免超过规定索赔期限才发现问题。
5、安装后空运转试车验收
设备安装后进行空运转试车,由设备管理部门会同工艺部门和使用部门,检查设备安装精度的保持性,设备传动、操纵、控制、润滑、液压、气动等系统是否正常、灵敏、可靠,有关技术参数和运转状态参数(如噪音、振动等),并进行记录,必要时签署无负荷试车验收报告。
6、安装后空运转试车验收
主要检查设备在规定负荷范围内的符合作用下的工作能力,可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加工试验进行。在负荷试验中应着重检查设备的振动、噪音、机件(如轴承)的温度、液压气动系统的泄露、润滑系统的泄露,以及操纵、传动、控制、自动功能、安全环保装置是否正常、稳定、可靠。
7、安装后精度检查验收
按照合同规定的精度要求和检验程序说明书逐项进行检验,做好记录。
8、设备安装工程的竣工验收
由设备管理部门为主,协同工艺、使用、检验、安装部门等有关人员参加,根据安装工程分阶段检验记录、空运转试车、符合试车、精度检验记录,参照有关安装质量标准和协议要求,共同鉴定并确认合格后,由安装部门填写设备安装竣工验收单,经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签章后即可竣工。锅炉、压力容器、易燃易爆设备、剧毒生产设备、载人工具、含放射性物质等设备安装合格后,还应请国制定的有关检查监督部门检查认证后方可办理最终验收手续。
各个阶段的验收工作均应细致、严肃、认真记录,必要时可通过拍照、录像取证。国外设备还应请国家商检部门现场监察。属于安装调整问题,应县安排相关责任部门及时改正。凡属于设备原设计、制造加工质量、包装运输问题,应及时向出产长、供应商提出不久和索赔。经各个环节的检验,证明设备确实合乎合同要求,则由设备管理部门和生产使用部门正式签字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