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登录

登 录
免费注册 忘記密碼?

您现在的位置:TnPM/TPM>设备管理>检维修中的现场信息收集

检维修中的现场信息收集

2013-12-03 18:07设备大视野人气:50


   现场信息收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建立依赖人类五感的员工点检系统、点检信息化系统和依赖仪器、仪表的状态监测手段,依赖正确逻辑思维和经验积累方法的故障诊断方法库,形成故障诊断定位、快速反应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体系。

  点检体系即主要通过人的五感和简单信息采集手段了解设备信息,点检的准备内容包含以下八个方面:

  定点:确定的检查部位;

  定人:确定的检查人员;

  定周期:确定的检查周期;

  定记录:确定的点检记录格式、内容;

  定标:确定的正常与异常评价标准;

  定表:确定的点检计划表格;

  定法:确定的点检方法,如是否解体,是否停机,是否需要辅助仪器,用五感的哪一种;

  定项:确定的检查项目。

  点检的实施也就是PDCA循环的延伸形式,包括:

  检查:按照表格和路线对设备点检部位状态信息的检查;

  记录:填写点检记录;

  分析:利用诊断工具箱介绍的方法对点检信息分析、整理、诊断,进行故障定位;

  隐患管理:对于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进行管理,如6个螺丝掉了2个,暂时无法处理,但要进行记录,在适当机会进行处理,这就是隐患管理;

  趋势管理:对设备点检或者状态监测中发现的性能劣化趋势进行管理,如振动越来越明显,对中状态越来越不良,不平衡的声音越来越明显,发热越来越高,间隙越来越大等劣化趋势进行描点或者画出变化趋势曲线,利用适当机会及时进行处理,这就是趋势管理;

  处理:实施对设备劣化和故障的纠正和维修;

  反馈:将处理结果及运行跟踪情况进行记录,备查。

  人类五感所感知的信息是有一定局限的,目前发展起来的较为成熟的设备状态检测手段包括振动监测、油液分析、红外技术,除此之外,可以应用于状态监测的技术还包括声发射技术、X光衍射技术、磁粉探伤技术、超声波技术等。

  振动监测:适用于转动类设备,对其振动频谱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发现主轴、轴承、转子、叶片等故障隐患;

  油液分析:适用于啮合、滑动、转动配合类设备,通过对油液中的磨粒进行铁谱或者光谱分析,根据磨粒的成分、大小判断设备磨损故障状态;

  红外技术:适用于所有不均匀发热设备,如炉体、反应釜、管道、电机、配电线路板等,通过红外摄影或者摄像等方式,记录设备发热状态,根据发热异常来定位故障。

  有了上述设备信息,还需要一系列的诊断分析工具来帮助人们积累经验,分析判断问题,定位故障,我们称之为诊断工具箱。诊断工具箱的内容包括形式逻辑方法(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等)、劣化趋势图、主次图、鱼骨分析、PM分析、假设检验分析、故障树分析、故障的集合优选分析、故障字典、FMEA分析等。如何应用这些诊断的逻辑工具,在笔者的相关著作中有详细论述,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这些分析工具可以将我们的员工队伍锤炼成为一支知识型、智能型的团队。

  笔者曾经在一家发电企业考察,发现在这家企业同样类型的事故竟然频频发生!出了事,我们的企业往往重视追究事故责任,注重对责任人的处罚,却忽略了对问题根源的寻找、分析和根除。有时候,责任人已经被他们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故本身惩罚了,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其它人却不知道如何接受教训。在我们的企业,实施"源头追溯与根除预案--RCSP"确实十分必要。RCSP是笔者结合国际上流行的根源分析RCA方法,为适应中国企业实际,浓缩、精简、改造而成。

  源头追溯与根除预案RCSP步骤共分为五个阶段:

  阶段1:数据收集

  发生事故以后,应立即展开"源头追溯"的数据收集工作,以防止数据的丢失;

  在确保安全和有利于灾后重建的前提下,甚至应该在事故发生时就开始数据收集;

  收集的信息应包括:涉及的人员,事故发生前、发生过程中和发生后的全部情况、环境因素以及其他一些与事故发生有关的信息,(包括:所采取的紧急措施)。

  阶段2:源头追溯

  程序:分析收集到相关的事故数据、按轻重缓急分类确认各种原因要素、总结这些要素直至评估出最最基本的原因--源头为止;

  目的:找到导致事故发生的源头;

  事故源头追溯: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源头追溯四步骤:

  1)识别存在的问题,定义这些问题并判定其重要性;

  2)围绕存在的问题,识别事故的真正原因(状态或者措施);

  3)分析真正原因,排列出各种原因要素并要推荐纠正的措施;

  4)将找到的事故源头和分析的结果,填入给定的表格样式并输入计算机系统。

  事故源头追溯的主要内容是:

  1)事故源头追溯的结果:

  按评估程序的要求可分为三种

  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

  2)事故源头追溯的过程:按照"原因"形成的一个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链,一步步追溯,直至找到"导致事故发生"的源头为止;

  3)"源头"即最最基本的原因,只有对根本原因进行纠正,才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还能防止整个设备系统中类似事故的发生。

  阶段3:根除预案

  识别出根本原因后,要对原因链中的诸多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降低重复事故发生概率,进一步改善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o设计的纠正措施,要考虑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如:

  1)根除预案是否防止了事故的再次发生?

  2)根除预案的可行性如何?

  3)根除预案的实行是否会引入新的风险?

  4)"假设"的风险是否已经被清楚地描述?

  5)如何安排不同根除预案的实施顺序?

  6)实施该根除预案是否需要培训,还需要哪些资源?

  以保证这些根除预案的可行、有效且能够持续改进和发展。

  阶段4:预案发布

  工作内容1:将源头追溯、分析过程以及推荐的根除预案输入计算机系统;

  工作内容2:输入对分析结果、根除预案以及在事故中涉及的人员和管理等问题的讨论和解释;

  工作内容3:把源头追溯与根除预案的结论,发布给相关设备或类似的设备和人员,以使RCSP的结论在更大范围内发生作用。

  阶段5:结果跟踪

  结果跟踪的目的是判断所确定的根除预案在解决此类问题方面是否有效。

  1)必须跟踪根除预案,以确保实施的正确性;

  2)要周期性评审根除预案,检查其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3)一旦近期又发生类似事故则应严肃认真地分析以验证为什么根除预案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

  4)当分析的系统发生变化时,必须对变更部分重新进行RCSP;

  5)要充分利用已保存的事故分析记录,不断进行对照和总结,以使RCSP达到更好的效果。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郑重申明:华谋咨询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





    < >

    留言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