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制订标准:主要制订四大标准:点检标准、维修作业标准、维修技术标准、给油脂标准。
4.2 编制点检计划:点检计划的编制是专职点检员的首要工作。虽然点检工作的对象设备是不变的,但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设备在状态在不断地变化,重点的劣化部位也在变化,所以,点检的项目、周期、方法等也要跟着变化。
4.3 编制点检路线
设备的点检人员根据自己承担点检对象的范围,编制好最短的、包括所有需要定点点检设备的路程行路图,称之为点检路线图。
点检路线图的编制原则是:专职点检员所承担区域设备的点检项目,必须都包括在点检线路内。考虑点检作业的安全性和尽量避免点检线路的重复,在不得有遗漏的前提下,经过反复检查,确认无误,所定的点检线路相对为最短、时间最省,并要便于检查。具体要求是:
(1)全面:如何进行点检,对动态的、静态的、以及一个班要进行数次点检的点,对要予以全面考虑,进行组合排列,优化选择。
(2)合理:工艺检查项目与设备检查内容,在安排路线时可以结合进行,或者专门安排点检路线。
(3)快捷:以不遗漏,确保点检时间相对最短和路线最简捷。
(4)精悍:把管辖区域结合上述的内容,画一张通俗易懂、容易记忆的图形。
4.4 点检实施
专职点检员在实施点检前首先搜集和听取生产操作人员及三班运行人员提供的设备信息,并查阅记录,可以理解为询问点检。通常专职点检员在进行当日的按点检路线进行的点检计划作业之前,可以通过电话联络或者查阅有关生产、运行维护的当班作业日志、抢修记录等,了解夜间设备运行情况,以修正当日的点检路线及点检内容。
4.5 点检实绩管理
点检实绩管理的目的,是要通过定期分析点检实绩来修正、改善点检的目标,找出设备薄弱环节或难以维护部位,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设备点检作业的效率。
设备系统管理的实绩分析,大体分为四个层次进行:
现场点检作业管理的细胞—专职点检组的每周实绩分析会。
作业区基层核心管理者—点检作业长的每月实绩分析会。
地区、分厂部门管理责任者—设备室室长月实绩分析会。
企业作业部门管理归口—设备系统每月实绩分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