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ABC库存管理法是在1951年由美国电器公司H.F.迪克首先在库存管理中倡导和应用的。它是由ABC分类法转化而来,用于确定库存管理的重点,以便集中力量抓好主要矛盾,从而节约资金和费用的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ABC分类法源出于ABC曲线分析,ABC曲线又叫帕雷托(Pareto)曲线。1879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在研究人口与收入的分配问题时,发现占总人口百分比不大的少数人的收入却占总收入的大部分;而大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总收入的很少一部分,即处于所谓"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关系上。事实上,在经济管理中,也存在着许多类似上述的情况。例如在企业的生产任务中,少数几种产品的产值却占了企业总产值的大部分;在百货公司的许多种商品销售中,为数不多的一些商品销售额却占总销售额的大部分,等等。以制造企业为例,将全部产品按不同的产值依次排序,形成帕雷托曲线,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它们分为三类,对这三类不同的产品按不同的要求加以管理,这就是ABC分类法。
将ABC分类法引入备件库存管理就形成了ABC库存分类管理法。我们知道,在许许多多库存备件中,一般只有少数几种备件的需求量大,因而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从用户方面来看,只有少数几种备件对用户的需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种类数比较多的其它备件年需求量却较小,或者对于用户的重要性较小。由此,可以将库存备件分A、B、C三类。一般来说,A类备件种类数占全部库存备件备件种类总数的10%左右,而其需求量却占全部备件总需求量的70%左右;B类备件种类数占20%左右,其需求量大致也为总需求量的20%左右;C类备件种类数占70%左右,而需求量只占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