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现代企业设备技术管理不足分析:
1、设备选型配置不合理:
企业设备购置不合理,大材小用,或者小材大用的情况非常普遍。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简单地选择具有相应测试功能和测试参数的设备,而不考虑其必要的准确度,必然造成产品的后期检验废品率上升,甚至将不合格品销售给客户,造成严重影响。
同样也有部分企业,由于不掌握设备的配置方法,简单地购买昂贵的仪器,虽然其测试准确度满足要求,但造成了仪器购置费用的浪费。
在设备的选型配置上不仅要考虑适用的生产或者检测范围类型,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设备的精度是否能满足要求,设备的选购必须与生产或者检测需求相匹配,而不是一味追求高端配置,进口设备。比如,仅仅是测量环境温湿度范围的温湿度计,就不需要精度要求,但如果用于生产线或者最终产品的检测,必须要充分考虑精度是否满足要求,而且必须定期做好相应的维持维护工作,保证精度在一定周期内有效。
2、操作人员技术培训不到位,造成设备损坏或结果偏失
企业购置了大量设备,花了巨大资金,但是疏忽了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很多培训流于形式,操作人员由于没有掌握正确操作方法,造成设备数值偏差。
如某企业测试产品功率时工作在60Hz下,由于所购置的设备有多工作频率可以选择,由于设备管理人员技术专业能力不够,只设置测试了50Hz工频下的数据,造成产品质量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人员的维护保养技能不够,设备提前老化或者提前超差,返修次数增加,精确度偏移,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还有些精准度很高的设备,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必须要保证在适合的工作环境下工作。适合的工作环境包括物理的、环境的和其他因素,如噪声、温度、湿度、照明或天气等,做好设备的技术管理,保证设备要在自己的最佳工作环境下运行,如SMT加工厂SMT生产设备是高精度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设备和工艺材料对环境的清洁度、湿度、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要充分满足。
3、设备的可靠性维护不专业:
1)对于设备的准确性确认不够:新购置的设备缺少计量再确认的过程,过分依赖出厂的报告,设备在购置搬运和装配过程中,总有机械的振动和冲击,温湿度环境也有变化,对于这些变化,目前企业缺少一个再确认的过程,容易造成设备的偏差,对生产造成影响。
2)轻易报废准确度达不到某特定要求的设备:
大部分企业对自身使用的仪器设备选择外部的计量校准机构所提供的仪器校准服务。一个常见的误解是,企业的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人员往往认为,如果仪器设备技术指标可以满足生产测试的需求,同时经外部机构检定或校准后就可以直接使用;反之,对于经校准后发现仪器技术指标达不到出厂要求的,就进行报废处理。这种认识的错误之处在于,企业生产测试中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测试工位,对于测试项目的技术要求是不一定相同的。
例如电子元器件综合测试仪,假如同样是测试电阻,在某检验阶段可能只需要5%的准确度要求,在后期测试阶段有可能要达到0.5%的准确度。如果企业购买了准确度为0.5%的电阻测试仪用于后期测试阶段,经计量后确认其准确度不符合出厂技术指标,只能达到1%。此时完全不必简单的将仪器报废,而是经确认后将此仪器投入到只需要5%准确度要求的来料检测位置,设备完全可以满足此测试任务的要求。
3)对提供设备维护和量值确认的供应商能力认识不全面:
目前对企业开展量值确认的技术机构,通常都会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实验室委员会(简称CNAS)的能力认可。通过认可的机构的技术能力会在CNAS的网站公布,由于公布的能力表技术性较强,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很难完全理解其实质内容。常常在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情况是,企业设备管理人员只能大概知道技术供应商通过CNAS认可的项目,并不具体知道每个项目的技术服务能力。例如同样是通过数字直流电压表校准能力认可的三个机构,其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从0.1%到0.01%,到0.001%。如果一个企业使用的设备准确度为0.01%,就必须选择认可能力为0.001%的计量机构进行校准。企业内部的设备管理人员如果不注意各个机构的能力区别,仅仅看到三个机构都已经通过了该参数的认可,就可能选择到另外两家不符合的机构。
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出现在设备项目参数选择中,同样是一种类型的设备,被选择的机构通过认可的参数有些比较全面,有些可能只包含该类型仪器的个别参数。例如某机构通过酸度计的校准能力认可,只具备用电信号校准酸度计二次仪表的能力,不具备校准其酸度计传感器和整体性能的能力。不了解上述情况的企业设备管理人员如果在CNAS网站查到该机构具备酸度计校准的能力,就可能将酸度计交该机构校准。而实际上由于没有测试酸度计的前端传感器部分,其整体准确度根本无法保证,从而造成企业产品测试出现不应有的误差。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