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登录

登 录
免费注册 忘記密碼?

您现在的位置:TnPM/TPM>评价体系>储油库职业安全危险性分析及防护对策研究

储油库职业安全危险性分析及防护对策研究

2014-08-13 13:35设备大视野人气:25


陈思维1刘振方2

(1.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供油工程系重庆400016;2.中国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北京100010)

  摘要储油库所储存的介质一般均为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性物质。从储油库的工艺、设备及日常作业等多角度对其职业卫生安全危险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储油库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策略,为储油库的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同时为储油库职业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储油库危险性分析安全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石油战略储备的需要,储油库的建设规模及数量越来越大。一般储油库中所储存的介质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特征,因而储油库的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关于储油库的卫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综合设计、施工、日常管理等过程建立完整科学合理的储油库职业安全对策十分重要。本文从储油库的工艺、设备、操作岗位及日常作业等角度对其职业卫生安全危险性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设计、施工与日常作业角度提出了完整的储油库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策略,为储油库的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同时为储油库职业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1、储油库职业危害分析

  1.1介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本油库储存的介质主要为汽油、柴油。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中关于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划分,分别属于甲类、乙B类火灾危险性油品,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油品具有挥发性、静电荷积聚性、易扩散、易流淌性、热膨胀性等物性,当油品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源即可发生爆炸。因此,火灾、爆炸是油库的主要危险特性。油品本身无明显毒性,长期接触高浓度油品蒸气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1.2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劳动安全卫生危害因素

  ①现场施工中电器线路或电气设备短路事件;②现场施工中着火、爆炸等突发事件;③现场施工中其他(如落物、倒架等)突发事件;④现场施工中破坏性地震,洪涝灾害;⑤施工期间车辆的噪音。

  1.3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l)泄漏、跑料。储油库一般储存的主要油品为汽、柴油,具有易流淌和易扩散性,油品泄漏或跑料可造成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①储罐在接收油品时,可能因为液位仪表失灵或操作失误,造成冒顶跑料事故;②油品装、卸过程中,可能因为计量仪表失灵或操作失误,造成跑冒事故;③由于法兰、阀门的质量、安装缺陷,或罐体的腐蚀穿孔等原因,可能发生油品泄漏事故。

  (2)火灾、爆炸。①在储存、输送油品过程中可能产生泄漏、跑油,遇明火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②油品在输送过程中流速过快引起的静电起火;③违章用火(吸烟、焊接作业、车辆等)引燃原油或油品挥发气;④由于静电接地系统失效,油品产生的电荷不能及时消除,当电荷集聚到一定能量时,也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⑤雷击可能引发原油罐火灾、爆炸事故;⑥油泵房是各类机电设备集中、操作频繁、最容易泄漏和散发油气的场所,在通风不良和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抽空。油罐内油品经泵外输时,因储罐的液位仪表和液位极限报警仪表失灵,可能造成储罐抽空使罐体损伤。

  (4)毒性。油品挥发的烃类气体,可能对职工身体造成—定程度的影响。在泵房操作、人工检尺、取样分析或清罐、罐体检修时,都有可能造成毒性伤害。

  1.4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储罐。储罐是储运系统的关键设备,腐蚀过薄甚至穿孔、焊缝开裂等因素都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储罐附件,如呼吸阀失灵、罐壁连接件不良等,都会给油品安全储存带来严重威胁。油罐基础严重下沉,尤其是不均匀下沉,将直接危及罐体的稳定,撕裂底板及壁板,造成油品外泄,从而产生重大火灾隐患。储罐防腐层局部受到破坏,个别地方腐蚀加剧会造成储罐穿孔跑油或形成缝隙跑油,威胁安全生产。

  (2)泵类。运转的机泵和电机会产生噪声,有可能影响操作人员的听力;操作人员接触运转的机泵,也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3)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电击、噪声和电磁辐射等。

  1.5自然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库区设备及建筑进行抗震结构设计,管件关键连接处应选用柔性材料以减轻由地震导致的破坏程度。

  (2)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判定。油库所在地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按干湿交替考虑,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

  (3)气象。储油库设计施工中应按照库区所在地气象条件采用有针对性的设计施工方案。

  1.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高处坠落。职工在罐顶进行检尺操作等作业时,若防护不当,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

  (2)中毒、窒息。人员在储罐内进行焊接、清淤等作业时,若防护不当可能发生中毒、窒息事故。

  (3)高、低温危害分析。运行过程中设备、管线运行温度较高或者极低,设备、管线壁板存在烫伤或者冻伤人身的危害。

  (4)电焊烟尘职业病危害。本工程储油储罐的建造需要进行焊接工作,在通风不良的条件下,长期接触电焊烟尘,有可能造成职业危害:①焊工尘肺:长期吸人超过规定浓度的电焊烟尘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有气短、咳嗽、咯痰、胸闷和胸痛。②焊工锰中毒:长期吸入含超过允许浓度的锰及其化合物的电焊烟尘,可能造成锰中毒。锰中毒早期表现为疲劳乏力,时常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毒进一步发展时,神经精神症状均更明显。③焊工金属热:焊接金属烟尘中直径在0.05~0.5mm的氧化铁、氧化锰微粒和氟化物等,容易通过上呼吸道进入末梢细支气管和肺泡,再进入体内,引起焊工金属热反应。主要症状是工作后发烧、寒战、口内有金属味、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

  1.7主要危险岗位

  通过对本工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归纳出主要危险岗位及危险特征,见表l。

  2储油库职业危害防护

  2.1施工期危害防护措施

  (1)严格挑选施工队伍,施工单位应具有丰富的油库施工经验,应持有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管道施工质量。

  (2)制定严格周密的动火安全及防护措施,在保证原有罐区安全生产的同时确保新建罐区内动火安全。

  (3)从事焊接以及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取得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并要求持证上岗。

  (4)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并有严格的施工监理制度,应由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中使用的设备及附件,应严格进行施工安装前的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安装。

  (5)重视补口材料的选用及施工要求,加强对补口质量的监督、检验。

  (6)施工完毕后应由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具有相应检验资质的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验。

  (7)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HSE管理机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

  2.2总图及建(构)筑物布局

  (1)区域布置。本油库库区油罐区布置离库内围墙均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生产场所和周围环境满足《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的有关规定,对周围居民、企业基本没有影响和危害。

  (2)储备库总平面布置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工艺流程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布置集中紧凑的原则。

  (3)库区内总平面功能分区、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及道路设置均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消防道路满足大型消防车辆转弯及设备检修的需要。

  (4)库区内建筑物在满足工艺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结构设计安全可靠,符合防火、防爆、抗震的要求。

  (5)罐区周围设置防火堤,其容量和高度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以防油品泄漏。

  2.3工艺、设备、自控及公用工程

  (1)设计中严格执行《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等规范的条件确定防火等级,采取防护措施。

  (2)储罐内外表面均采用防腐层防腐。罐底板采用防腐层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联合保护方式。库区内管道外防腐采用加强级防腐层防腐。

  (3)油罐消防采用固定式冷却水喷淋系统和固定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并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手动报警系统。

  (4)库内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环状管网,并设一定数量的消防栓。

  (5)罐区周围敷设泡沫管网,并设置消火栓和泡沫栓。

  (6)在油罐区、工艺阀组区、油泵房、发油区等生产装置以及中心控制室等建筑物按规范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和推车式灭火器。

  (7)消防泵房、变配电室、营业室、泵房及中控室均按二级耐火设计,建筑材料采用非燃烧材料。

  (8)储罐区、泵房等属于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和设施的选型、设计、安装及维护等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的规定:在防爆区域内按防爆等级要求选用防爆电机,防爆电动阀及防爆灯具和仪表。

  (9)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电缆,户外一般采用阻燃铜芯铠装塑料护套电缆埋地敷设,若采用电缆沟内敷设方式,应在电缆沟内充砂。高压进线电缆直埋进入变配电室高压负荷开关柜内,低压电缆选用阻燃型,走电缆沟或穿管埋地敷设至设备配电箱内。

  (10)油罐进出口管道采用金属软管或其他柔性连接,以保证油管能因储罐基础、管墩沉降、环境温度的变化和抗地震灾害而自行补偿,不影响储罐与管件的密封连接。

  (11)储罐油品的进出口接近储罐底部,罐内禁止存放任何未接地的悬浮物体。

  (12)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要可靠接地;储油罐区的防雷接地及防静电接地形成接地网。

  (13)库区油罐等工艺设备和工艺管道均进行防静电接地。

  (14)变配电系统设计完整的接零接地保护系统,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15)凡自动化仪表部件或系统组件,其装在油罐上及伸入油罐内部的管子均应采用金属导管并安装牢固,罐内安装的部件必须做好静电接地。

  (16)液位计仪表及部件与油罐体作可靠的电气连接,罐顶开孔设置密封装置。

  (17)电缆引入电气设备或接线盒内,其进线口处密封。

  (18)油罐需设置安装检测设备、仪表、附件等,如机械呼吸阀、阻火器、液压安全阀、泡沫发生器、液面液位检测显示、储油温度检测显示、泡沫发生器等,便于及时反映油罐的内外情况。

  (19)设计中选用低噪声电机,并采取必要的隔声、消音措施,使工作场所的声压级达到《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02)的要求。

  (20)油泵房等采用防爆轴流风机通风。

  2.4防自然灾害

  (l)场区设置公用接地网,作为防雷、防静电、电气、仪表、通信等公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Q。用电设备的接地形式采用TN-C-S接地系统,路灯接地形式采用TT接地系统。

  (2)泵房等第2、第3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采用在建筑物上装设避雷带作为接闪器。

  (3)工艺储罐和装置设备,壁厚均大于4mm,其防直击雷措施采用直接接地方式。

  (4)罐体虚设计加强圈等抗风设施。

  (5)建立并遵守严格的流程切换程序以防止误操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6)结合工艺设备的布置情况,在装置内危险部位设置安全警示牌,提醒操作人员注意。

  (7)制定各种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程还应包括紧急停车及异常情况处理等内容,严格工艺管理,强化操作纪律和劳动纪律。

  2.5.现场操作安全措施

  (1)油罐顶部、设备操作平台边缘均设有高度不低于1.2m的护栏,罐顶梯子及室外操作平台均采用防滑栅格板制造而成。

  (2)易于超压的设备、管线设置安全阀和紧急切断阀门。

  (3)具有一定操作压力的压力容器设有安全阀和自动泄压、排放装置。

  2.6职业卫生管理对策和措施

  (1)设立专门的劳动安全卫生机构和专、兼职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定期同各相关卫生防疫部门联系,制订相应的疾病预防方案,以确保职工健康。

  (2)同省级卫生防疫部门建立必要的业务联系,及时了解施工区域传染病发生发展趋势,以便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3)施工单位必须对作业职工进行岗前健康检查,如患以下疾病则不得从事施工工作:心血管疾病、肺部器质性疾病、肝肾器质性疾病、甲亢、糖尿病及其他器质性疾病。

  (4)做好饮食、饮水卫生工作足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的关键环节。

  (5)配备必要救护器械和药品,并依托当地医疗机构。

  (6)按国家有关规定,为现场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如空气呼吸器、防毒口罩、去油污防护用品等。

  (7)依托已建的休息室、食堂、浴室等设施,休息室兼有急救室的作用,其中放置劳保用品专柜和急救箱。

  (8)制定各种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9)油库的计划性检修、油罐大修和事故抢修工作依托实力强大的生产维修抢修中心技术力量,制定详实的应急救援预案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10)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切实落到实处。

  2.7劳动安全卫生专用设施及专项投资

  储油库劳动安全卫生必要专用设施有:①防雷防静电设施;②防火堤、隔堤、踏步;③工业电视监控系统;④电子巡更系统;⑤安全教育培训;⑥警示标志;⑦急救防护用品。其投资一般为总投资的3%以上。

  3结语

  从储油库的工艺、设备、操作岗位及日常作业等多角度对其职业卫生安全危险性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设计、施工与日常作业及管理提出了完整的储油库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的策略,为储油库的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同时为储油库职业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郑重申明:华谋咨询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





    < >

    留言

    我猜您现在可能存在如下疑问:

    你们能做什么? 需要多少钱? 需要多久?

    我需要做什么? 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售后服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