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企业生产设备中的关键设备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如果发生故障甚至导致停车,可能造成生产线或生产系统的停工,其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对关键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应当不同于一般设备,从操作、监测、备件、维修(机械、电气、仪表、自控、水、汽等)各项技术专业,从领导层、管理层、技术层、维修层到操作层等各个层次相互配合,形成统一协调的系统,使关键设备得到特殊的维护,能够安全、可靠长期运行。
① 关键设备的划分--关键设备的划分标准,是根据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设备的价值,设备的精密程度,设备的复杂性,有无备用设备等因素来制定。可参考设备的ABC分类法。
② 关键设备的维护小组--关键设备的维护实行专机、专责制,由操作人员、维修人员(钳工、电工、仪表工等)组成现场维护组,按照定人、定点、定内容、定时、定路线、定标准、定记录的标准程序进行。由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监测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维护组,按一定的周期对关键设备进行各类专业技术要求的检查维护。
③ 关键设备维护的实施--关键设备的现场,设立明显的标牌,说明设备连续安全运行天数,护理的值班人员,运行状态等,实行目视化管理。现场维护与专业维护组织定期召开设备运行会议,对关键设备的技术状况进行评估,研究设备状态监测中是否发现异常现象,提出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的措施并加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