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策略与模式组合是企业设备具体防护体系的实质性选择,对提升企业设备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维修模式的组合需要五个步骤:
1、设备类型的划分
按照设备结构与故障雷同状况来划分设备类型。在一个大中型企业里,按照设备连续性可能由连续流程设备和独立单体设备组成;按照工作类型可能由动力设备、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构成;按照设备专业划分可能由机械、电气、仪表等设备构成。不同大类设备的总维修策略应该有所不同,而同一类设备里的不同设备维修策略也可能要有所差异,一台设备上的不同总成应该赋予不同的最优维修模式。设备类型的划分以方便选择归纳维修策略为主,也可以结合企业资产分类习惯进行。
2、对每一类设备选择所有适合的维修模式
对设备类型划分之后,对每一类设备要穷举出所有可能的维修模式,分别比较不同模式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可行性。例如一台泵,可以选择时候维修、定期维修、状态维修、点检监护、机会维修等模式。如果这台泵是连续流程上的瓶颈设备,一旦停机则生产上下游均停下来,则其重要性会大大提高,这将对应更高级维修策略的选择——如状态维修加点检监护机会维修;反之,如果它仅仅是独立的设备,完成独立的功能,则这台泵的重要度会大大降低,未来可以选择较低层次的维修策略——如定期维修加时候维修。
3、对所选择的维修模式进行筛选组合,设计组合维修模式工作流程
一台单体独立设备,最后选择的维修模式可能仅有一、两种,如同上述的泵:一套连续流程设备,要将不同的维修策略进行组合。正如我们在流程工业组合维修模式中所描述的那样,在组合维修模式中可能包含机会维修、状态维修、总成替换维修、同步检修、批记录和批处理,甚至事后维修等方式;处于初始故障期的设备,如果对设备劣化可测、可控,可以引入早期、靠前维护策略,通过工作条件控制和自修复技术的利用,是设备劣化得到有效遏止;到达损耗故障阶段的设备还应该考虑纠正维修、主动维修等策略。
4、设计实施所选组合维修流程的又有管理程序和表格
有了组合维修模式设计不等于就能够按照这些模式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实施。因此还要设计与此相匹配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表格,在生产时间中形成管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