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CN6-35-9型单缸抽气冷凝式气轮机组自1990年投入运行以来,多次发生漏油,因汽轮机的油管布置在机头靠近高温设备的位置,有几次漏油导致了着火事故。
(1)事故分析
巡检时发现机组调节系统机头错油门进油口渗油。为了避免没喷向高温部件,随即加上挡板隔离,但漏油突变成雾状喷射,机头周围立即伴随响声并起火。事后,检修人员将错油门拆下检查,发现进油口密封垫在朝机头方向处有一道宽4mm的断口,错油门内部滑阀脱离成两节。
(2)漏油原因
1)错油门滑阀松动。调节系统中的错油门滑阀随油压的变化产生上、下移动,压力油进入发动机油缸活塞的上腔或下腔,推动活塞运动。
错油门滑阀和套筒装在基壳体中,滑阀的上端是转动盘,转动盘与弹簧座之间装有推力球轴承,反馈弹簧的作用力取决于调节导杆及上部杠杆的位置。滑阀工作时既旋转又振动,由于联接处松动,上下两部分运动时不同步,产生卡涩现象,使进油压力波动较大,形成冲击力,导致进口密封垫损坏后漏油。
2)进油管振动过大。错油门滑阀运动产生的振动传到油管上。当错油门的振动传到油管上。当错油门的振动频率与油管的固有频率相同时,油管发生共振,可导致漏油。
3)接头漏点多。本机组属积木块系列工业汽轮机,可采用较少的基本积木块(零部件)设计生产出多种类型机给。其不足之处是接头多,造成漏油的几率大。
(3)改进措施及效果
1)更换错油门滑阀。滑阀上下两部分联接松动,易产生卡涩。为此,注意滑阀配合间隙应符合图样要求,同时严格控制盖度尺寸,以减少滑阀上下微动时引起的油动机活塞油压冲击振动。因滑阀制作精度高,检查接缝时应仔细,要求定期由专人检查并记录,不留隐患。
2)改变滑阀的转动频率。压力油由进油孔进入滑阀中心,然后从转动盘中的切向孔喷出,由于压力油从转动盘的切线方向连续喷出,使错油门滑阀产生旋转运动。若中转速调整螺钉的螺纹未攻到底或螺孔打偏,螺钉将不能起到调整滑阀转速的作用,从而使滑阀转速过高。检查发现从处误差较大,经修理,同时将转盘径向油孔缩小,以降低转动频率,最终使错节气门振动减小。
3)减少连接点。在油管路中尽量采用金属波纹管以减振。同时增设支吊架,改变油管固有频率,从而避免共振发生。
4)加隔离防护罩。在法兰联接处加钢隔离罩,使漏油定向流动,避免与热力设备接触。另在机组下方的热力管道加上铝皮护罩,接缝向下,避免了油渗到保温层内部着火,保温层采用阻燃材料。
5)落实巡检等管理措施。加强对汽轮机油路系统的管理,把调节系统中的错油门作为特检部位。把巡检中发现的隐患和漏检情况列入奖罚考核,并不断提高岗位人员的技术素质。采用以上措施的效果很好,自此以来再未出现漏油、着火事故,实现了机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