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设备的区域维护是一种在我国行之有效的维修体制,又称为维修工包机制。它是企业按照生产区域设备拥有量或设备类型划分成若干区域,维修工人有明确分工并与操作工人密切配合,负责督促、指导所辖区域内的设备操作者正确操作、合理使用、精心维护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并承担一定的设备维修工作;负责区域内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等考核指标落实。区域维护是加强设备维修管理为生产服务,调动维修工人积极性的一种岗位责任制。
维修区域可按主要生产设备的分布情况和生产需要,按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复杂程度进行划分。对于流水线上的设备,亦可按整条线划分。区域维修的人员组成应按技术素质高低进行合理组合,每一区域内均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电工和维修钳工,并由一名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区域维护的工作内容是:
1)每日值班维修工人对负责区域内的设备主动巡回检查,发现故障和隐患及时排除,做好记录。不能及时排除的应立即通知组长和机械员,进行有计划的日常维修;
2)监督操作工人正确、合理使用设备,指导督促搞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并在每班开始及结束时,查看所辖区内设备的点检卡、交接班运行记录,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3)参加车间内周末设备维护检查,按评分标准给负责区内的设备评定分数并做记录;
4)按照计划定期检查设备外观、润滑系统、设备主要精度、设备技术状态等,对设备进行调整和更换易损件,同时填写"定期性能检查卡",做好设备动态管理;
5)及时处理突发故障和修理损坏设备;
6)做好设备的防漏、治漏工作。保持设备完好状态。
区域维修承包后,并不意味着区域间工作的完全隔绝。很多企业按不同区域划分进行维修承包后,由于管理机制问题,常常会导致区域间人员工作相互不能有效支援,结果导致有时候一些区域工作量不足,人浮于事;有时候忙于抢修,人手不足。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