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装置漏油是许多企业面临的困难,在治理漏油前,先得认识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漏油。
密封失效引起润滑油泄漏
密封装置和润滑系统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有效、可靠的密封装置有利于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
但是,密封装置难免会产生泄漏,特别是在液压系统中的密封装置,当液压系统压力超过35MPa以上时,泄漏就更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密封件质量不合格(从材料到成品)、管接头和堵头螺纹加工精度低、元件组装不正确(安装偏心、螺钉不均匀等)、系统设计不合理(无防止外漏和减少管路振动冲击的措施)以及缺少规范的预防、检修制度等。
密封件的损坏主要有:
1)磨损
密封件与金属表面滑动产生摩擦使密封件磨损。油内污染物(尤其是金属类颗粒)、金属表面过高的粗糙度、装得太紧等因素能加速这种磨损。
2)缝隙挤压变形
密封件在高压下产生液化现象,进入密封面的缝隙。密封件与密封沟槽之间的相对运动会促进这一过程,缝隙挤压导致密封件完全损坏,表面
撕裂或破碎,还可能出现塑性变形。加密封挡圈可以避免挤出现象的发生。
3)翻转
这类故障多使用唇形密封件(如液压缸里的密封件),它是以密封件从沟槽中部分地被挤出为特征的。液压设备运行时,密封沟槽里的压力很大,这个压力作用于密封件的根部,根部被磨损掉了,然后再摩擦力的作用下,密封件被反过来并在密封沟槽里脱出,密封唇被切开或压断,密封件完全损坏。
4)谷部开裂
唇形密封件的谷部,受到压力冲击时,容易裂开。
5)扭转
当唇形密封件在运动中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时,可能产生整圈或局部的扭转。
6)偏磨
这是密封件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密封件本身偏心,密封支持面偏心,往复运动件与密封件配合面有部分拉毛,受到径向载荷等,均引起偏磨。
7)材料老化
密封件因使用期太长,保存太久或其他原因氧化而变硬,变脆,失去弹性,便不再起密封作用。
实践证明,发生在机械设备中的润滑故障,是普遍存在的。在提高对润滑故障危害性认识的基础上,如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症下药,积极进取、有效的方法加以排治,使润滑系统得以正常工作,确保产品的使用和功能发挥,是一项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首先应当在产品研发的总体设计阶段,就必须同步、认真地考虑产品的润滑方案及必要的密封形式和装置。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工艺规程、装配顺序等各个环节,特别是有关齿合面、支承面和各摩擦副作用面上,要使之易于形成润滑油膜以及达到良好的润滑状态,使相对运动作用面上的摩擦、磨损降低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