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TPM咨询/5S、6S、现场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互联网交流
水厂设备各部件的漏油原因是各不相同的。例如,储油箱箱体的漏油,多数是铸造时产生的砂眼、气孔、裂纹或组织疏松等引起的;箱盖平面接合处的漏油,是因加工装配不良引起两接合面不平,或内应力未完全消除而变形,造成接合处不严密或紧固件松动开成间隙;转动轴、手柄轴、开关轴等处的漏油,是由于油箱内油面过高或油的粘度太小,没有密封档油圈或由于长期运转密封装置磨损,轴与轴套磨损使间隙增大,没有回油通路或回油通路堵塞引起的;油路、管接头、油缸、控制阀的漏油,则是由于油泵选用不当压力过高或输油量过大,油压调整过高,油箱破裂或管接头接合不严密,控制阀磨损或损坏及油缸密封圈不合适或损坏等引起的。治理漏油根据不同的漏油原因,针对性地进行治理。除了加强技术工作外更重要的是从组织管理及科学用油等方面加强工作。
1、组织管理
首先,领导要重视设备的治漏工作。治理漏油是治理"四漏”(漏水、漏油、漏气、漏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节约能源的一项重要措施。其次,分工要明确,要制订出相应的制度和具体措施。水厂设备员、维修班长、润滑工一起对分厂设备漏油情况进行普查,模清漏情,汇编成资料。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分级处理,或由维修班处理,或由润滑工治理,或大修治理,并把完成情况列入主要考核内容,以保证治漏工作的进行。
2、技术管理
在设备的治漏技术管理上,应考虑三个问题:怎样确定设备的正常添加量,怎样确认设备的漏情及设备治理后资料的整理保管。
(1)确立该设备的正常添油量
润滑油在工作进行过程中要不断地消耗,不断地补充。由于设备的类型繁多,要十分细致地确立其正常添油量是困难的,按箱内封闭润滑和箱外泵送循环润滑。
(2)资料的整理保管
设备漏油(特别是严重漏油)治理后,将资料汇集,整理并加以管理。治理资料包括设备漏油所属部门,设备编号及机型,治理前情况,治理后情况和效果鉴定等。
3、经济管理
在经济管理上,考虑两方面:一是限制使用量;二是在治理过程中有成绩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
1)限制使用量 根据水厂设备五定卡片及用油量(包括清洗、换油、添油、日常消耗),制定限制使用量。对于设备漏油问题,特别是大型、重型设备的严重漏油,势必影响到计划或日常的正常耗油量。限制使用量后,分厂领导和有关人员,就得认真考虑尽快解决问题。
2)适当的物质奖励 对治理的有功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在治漏工作上,只要领导重视,管理上抓住查、治管三个环节,技术上采用堵、封、引、接、修、焊、改、换等措施,经济上根据五定卡片限量使用并加强奖励制,是完全可以搞上去的。可以节约大量资源。